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正如它的名字所示,是一个合作动画项目,通过互联网,世界范围内有同样想法的动画制作者走到一起,希望通过一套短片集,号召活动家、专家、普通民众一起对抗世界变暖,显而易见,这个问题无法通过把气候峰会地点从哥本哈根搬到南极洲来彻底解决,靠动画更不行,但至少可以呼唤更多人‘善待地球,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Web 2.0的到来,让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于人类(尽管悲观的时刻依旧会反复出现)。这个时代之前,Internet仅仅是信息发出和接收的载体,好比各类金融手段,不过是财富产生的促进工具,但如今Internet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实体,人类比以往更加紧密的交流并分享,在Wikepedia上编辑词条,在twitter上更新观点,在Youtube上分享视屏,在flickr上交换图片,在Facebook上寻找朋友,这不仅仅是要着手解决人类永恒的孤独,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一人独行,他(她)与志同道合者就可以诞生idea,诞生project,诞生wealth。尽管世界仍有高山河谷,Web在许多国家尚为1.5以下版本,但总体讲,地图越来越平了。willing是Web1.0时代的产物,到了Web2.0终于可以coalition了!
动画项目的主页点击这里,已完成作品可以在主页上直接收看。根据计划,该短篇集由如下六个部分组成:Beyond Copenhagen(后哥本哈根)、Back to 60s(新颠覆一代)、Swarm Politics(群策群力)、Open source culture(开源文化)、The Network(活的网)、The Challenge(集合体的挑战)。该网站的Essay部分,主创人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灵感来源,说的很好,推荐大家去读。我想这个系列不仅仅是在为全球变暖发声,更是在描绘Web2.0时代的特质;但又不仅仅是为描绘2.0,人类渴望交流、平等、自由的天性在1.0之前就有,在3.0之后还会存在,2.0只是现在的一面镜子。
最后是我看完其中一段短片World leader后的感想(这个短片属于Back to 60s)
尽管人们常指责艺术家疯疯癫癫,生活糜烂,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们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童话与理想主义,当年马拉松式的援非慈善义演,肯定不是每天尽想着翻拍古人和组织阅兵表演的文化部门能够想出来的(当然它们可以学习)。感谢萧条、感谢大麻、感谢纵欲,当年被嘲讽地称为‘垮掉的一代’的人们,不仅没有垮掉,还在安享晚年,看自己执着追求的自由价值正在变得普世。如今,新人类在思考、追寻、创造更流行的生活,跟当年的他们一样挑战固有的社会价值。在尊老的社会里,不妨多提倡尊幼,登上尸骨把歌唱,这就是人类活下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