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文章禁止转载,私下有沟通的除外,具体要求请见Copyright

2000年4月,日本文部省决定在初中课本中加入manga渊源的介绍。相关课本里有三页图片历史帮助教师阐述其核心观点,即“manga是日本传统美术艺术的产物”。书中现代漫画的图例取自手塚和鸟山明的作品,没有对话框也没有加上音效(例如“わああ”这类的拟声词)。Paul认为尽管现代manga、劇画、多格漫画(multi-panel comics,即现在常说的四格漫画)、图画小说(graphic novel,当下西方漫画家多用该词称呼自己的作品以显得上档次)单从绘画角度讲都具有夸张、简化、动态线的特点,但是仅仅着重于这些相似处,而忽略它们在剧情叙述、文字和图画的配合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是不恰当的。简而言之,Paul认为没有西方漫画的介入,就不会诞生现代manga。本章即从日本艺术传承和西方漫画影响两个角度来介绍战前manga(二战之前)的发展。

『Manga,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中这一章含图片只有六页,介绍得比较笼统,本人根据书中的线索在网上找到更多关于日本战前漫画历史的资料,一并整理,预计分三次完成本章,分别介绍日本传统艺术对manga的影响、西方漫画和日本杂志的诞生、战前manga的人与事。

首先要特别感谢中之島的网友TSOTE授权引用他的博客内容,本文在『Manga,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之外的主要参考便是他的漫画博客,参考源如下:

[1_**]来自他的Birth of a Million Seller系列 [1_01] [1_02] [1_03]

[2_**]来自他的History of Manga系列[2_01] [2_08] [2_17] [2_18] [2_19]

[3_**]来自他对相关漫画家的介绍:北澤保次(北澤樂天)[3_01] [3_02] 田河水泡 [3_03] 長谷川町子 [3_04] [3_05]

 

日本传统艺术的影响(–>江戶时代)

Paul认为manga中的日本精神体现于书写和绘画艺术的承袭。书写即指汉字的使用,汉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抽象成比划的文字,其书写在某种程度上和漫画创作一样都是创造符号的过程,或许有相似之处。在绘画渊源的部分Paul参考漫画评论家夏目房之介(那位夏目漱石的孙子)的归类,主要介绍了两种被认为是pre-manga的日本传统叙述性绘画艺术:1)11-12世纪的絵巻物 Emaki-mono. 2)17-19世纪达到巅峰的浮世絵 Ukiyo-e.

絵巻物宽大约30厘米,长度可达9-12米[a],起源于8世纪僧侣记录修行的画作,内容从日常生活到战争到传说,其中不乏幽默讽刺的作品。例如僧人画家鳥羽僧正(Toba Sojo,1053-1140)常将人类动物化,用拟人的兔子、猴子、狐狸、青蛙来表现戏谑场景讽刺社会,后来这类画被统称为鳥羽絵。E.P.Nash所著的『Manga Kamishibai』对鳥羽絵又做了这样的补充 “鳥羽絵是絵巻物中罕见的不含带任何文字的作品。里面的青蛙有时口中吐气,与现代manga中角色叹气的描绘非常类似”。絵巻物上的画作也是有分隔的,将画卷从右到左慢慢展开看的方式和在电脑上浏览漫画非常类似。


Genji_emaki_azumaya_s(左)鳥羽僧正作「鳥獣人物戯画」部分(右)鳥羽僧正作「鳥獣人物戯画」部分(下)源氏物語絵巻(1120-1140),大和絵的代表作品,原作近140米含画作100余幅,现存仅19幅

江户时代,由于印刷术的进步,大众消费得起的浮世絵流行起来。它主要为木版画(也有手绘在纸上和绢上的作品),使用颜色可多达15种,相应的套色印刷过程非常复杂且精密(参加下方引用)。在欧美由于只有26个字母,用活字印刷文字非常方便[b],由于绘画需单独的版增加成本,所以书中的插图通常比较少而且小。日本则不同,文字数量太大,活字的成本也不低,于是浮世絵的文字会和图画刻在同一块版上,一并印出来,使得文字和绘画之间的配合非常好,为现代manga打下基础。

一幅浮世繪作品的完成通常須要繪師、雕師、摺師(刷版師)三者合力製成。畫師先將原畫完成,再由雕刻師將原畫雕刻在二十至三十個櫻花木圖版上,最後是刷版師在各個圖版上塗上不同水彩顏色後,再將圖案印刷在紙上。一個版通常可印兩百張左右。顏色越多,圖版也就越多,過程亦越複雜。或許,我們可以說,畫原圖的是畫家,雕刻師與刷版師則是技術家。

浮世絵面向的是中产阶级,到18世纪末江户的人口已经达100万,参与制作和欣赏的人非常多,较絵巻物更平民化,也更接近manga精神。和打开始就设定为高雅的艺术鲜有进化不同,它一直处在流动和变化之中。虽然题材比较丰富,但主要集中于描绘青楼名妓和芸妓的美人绘,以歌舞伎演员为题的役者绘,记录秀丽山水的名所绘,和大胆直白的春画。它对世俗生活里短暂欢愉的留恋与现代manga描写日常中转瞬即逝的时刻相呼应。于1722年遭禁的春画[c]的夸大的色情风格也再次出现在现代的ero-manga里。类似的,现代manga中对鬼怪的描绘亦多借鉴浮世絵里的妖怪图。浮世絵构图大胆,以精确的轮廓线条为骨架,使用许多繁琐精致的平面细部的特点仍时常呈现在现代manga里。

(左)经典浮世絵 金魚づくしby 歌川国芳(右)现代manga 百鬼夜行抄 by 今市子

这期间(江户时代中晚期)其他对现代manga有影响的传统艺术形式还包括发行量颇大的黄表紙 Kibyoshi 浮世草子 Ukiyozoshi。前者是1775年后发行的讽刺权威的画书(当时的木版画书草双紙 Kusazoshi 中的一种),每页一图,在空白处附有文字说明或对话,10页成一卷,两三卷讲完故事;后者是浮世小说里的插图,在图上会附有在正文里没出现的对话;两者均为木版印刷。

Worldly young men_Kiseki ejima 1715(上)黄表紙「心学早染草」 (下)出自江島其磧1715年的浮世草子「世間子息気質」(注意文字位置的区别)

还有一些未列在书中但被公认对现代manga产生影响的日本文化艺术,比如紙芝居 Kamishibai(日后会单独作详细介绍,当下读者可参考日本的紙芝居系列 I II III)。它是在街头放映的纸上戏剧,理解成画在纸上的默片ppt即可。其源头被认为是之前提到的絵卷物,明治时代(1869-1914)特制的木箱就已经用来表演紙芝居了,但现存的大部分资料集中在1920-1930年代。当时正值大萧条,东京有150万左右的失业人口,它作为廉价的娱乐迅速风行起来,同时提供了不少就业。紙芝居的创作者多同时参与战前杂志插图的绘制和战前漫画的创作,可以说是和manga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的。

另外草双紙在之前提到的黄表紙之外还包括赤本akahon 青本aonhon 黑本kurohon(基本上都是1755年前发行的),其中赤本是给孩子看的;战后1950年代兴起的红皮漫画书也叫赤本(参见日本的漫画6),手塚与酒井的名作『新宝岛』就是流行的赤本之一。两者名字相同,不知是巧合还是承袭。

Hokusai manga_2※上图来自『Manga, sixty years of Japanese comics』北齋漫畫(部份)

1800年代,‘漫画’这个词汇出现了,当时它多被用来指代与山東京伝的「四時交加(1798)」、合川珉和的「漫画百女(1814)」、葛飾北斎的「北斎漫画(1814)」类似的作品[2_01]。它们多是图例性质的绘画,覆盖的题材在日常人物以外也多古怪之事:「四時交加」画的是不同季节路上的行人,「北齋漫画」则囊括从各类工人到神话异兽等杂七杂八的图例[2_19],甚至还有各种颜技(见上图)。此时‘漫画’一词所承载的意义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读书笔记系列在首页的Menu上有专页 Manga&Cartoonists/ Manga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