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为主题的动画,似乎总是一部由热血、奋斗、乱性、颓废交织而成的冒险篇章。开头若是主人公组社团就一定写他们拼出道,写了出道后就开始纠结于如何挺到发片,如果还连载接下来必是小咖变巨星,已经身为巨星的统统去浪费人生、让事业在感情漩涡里一落千丈,继续硬撑的话便开始过气歌手重新振作的故事——音乐是或能与体育比肩的,最适合动漫化的题材了!

于是乎,要怒吼、要发泄,要砸破一切,还要重新再来,四大元素缺一不可。也难怪(疯狂、耍酷、地下风的)摇滚,(散漫、痞气、酒吧味的)爵士是动画里音乐人的首选。另有『交响情人梦』之类以古典系做背景的,亦逃不掉 ‘青铜的光环赛黄金’ 的路线。被不少动漫迷力推的摇滚人的青春之歌『BECK』,第一集男主人公的第一句自白是 “我的人生在14岁时走进了死胡同”,让活了二十多年仍觉尚欠人生体悟的我看得好想翻桌…

相较于其他动画中玩音乐的人把音乐当成燃烧生命一般来玩,『K-on!』中的众人没有 ‘音乐人’ 的自省,总是喝茶吃甜点,甚至以此作为乐队名称。三年来乐团仅在学校范围内搞出来一点小名堂,她们当当真把音乐作为社团活动来实行。其实『K-on!』之前,就有许多以平淡但略加萌点的日常做题材的动画,偏偏『K-on!』被广泛得扣上了 ‘废萌’ 的帽子。恐怕只因它没有音乐类动画惯常的两大元素 ‘Jump系的狗血对抗’ 和 ‘恋爱系的多角纠葛’ 吧?

‘废萌’ 又被称作恶意卖萌,意指为了迎合商业化取向,没有剧情,只贡献卖萌和杀必死的作品。然而,纵观之前的音乐体裁动漫,死地逢生的热血、理不清剪还乱的恋爱,恰恰才是最商业化的元素。『K-on!』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在角色自身的可爱之外,更重要的难道不是传统的热血青春包含了太多臆想和夸张,而波澜不惊中点缀着种种趣事的平和校园剧则平添不少亲切感?『K-on!』一战成名,但在动画开播前,只是普通的四格漫画,其先天条件决定它很难与剧情连贯的动漫相提并论。在四格改编零星的成功先例之后,『Lucky Star!』和『K-on!』力压众多传统剧情类作品接连大热,不仅带动相关产品大卖,连取材地都成为旅游热门。我想那些用废萌来批评本片的人,与其担忧所谓的观众趣味下降,不如多去关心传统漫画的定势败局:Jump系几十年如一日,在作品里注入太多成年人对青春的妄想和愿景后,所谓的现实题材已大有脱离现实之势,让观众心觉无力产生审美疲劳。

看TV动画第一季的时候,我曾经对角色主次先后的安排有过疑问,为什么唯会是第一主角?论音乐修养和对音乐的努力程度,澪和梓都比唯强,拼热血她俩更有潜质;同时这两位还是最讨男性观众喜欢的蹭得累体质,有口不对心和反差萌的潜力,讲卖萌她们更讨喜。比起最具 ‘男主’ 面像十分建气的律和学钢琴出生的大小姐紬,写着一脸 ‘得过且过’ 的唯似乎是第一主角的最末人选。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或能体会到以 ‘轻飘飘的时光’ 为内容的『K-on!』,灵魂果然应该落在这位慢悠悠、心智简单、缺乏欲望的平和少女身上呢。想当初,三位最初的部员看到她的入部申请,以为会迎来超厉害的吉他手,看三人踌躇满志的样子,若顺势发展下去,多半又是一部 ‘武道馆见’ 的娱乐圈血泪史。樱丘轻音部之所以能与现实里很多高中社团一样,多亏爱吃爱玩爱睡的唯改变了整体的节奏和氛围,她软绵绵的天然总是轻松地将众人黏合起来。不以职业为目标的轻音部,少了搏技巧争一流的进取心,同时也少了被现实压迫的戾气。当音乐脱去职业的包袱,剩下的便是没心没肺的投入和寻开心了。于是乎,三年中没有因理念相异而起的争执,努力与汗水承载的并非沉重伟大的理想,歌曲的名字都是皮卡皮卡轻松活泼的。

『K-on!』以音乐为轴,连接起五位高中生的日常,在她们向观众展示自己对音乐的喜爱之时,观众也进入她们的生活。从夏日祭到合宿,从给街坊们表演到修学旅行,音乐之外,更多的是她们之间的伙伴情谊和前后辈之间的照顾与爱戴——内涵上并没有走出青春校园动画的核心领域。只是其他青春系将青春定义为剑拔弩张的热血,『K-on!』的青春是无忧无虑、气氛融融的。这其中的定义偏差或许反映出更大范畴上时代的变化。我曾看过一篇博文女王之战,讲麦当娜和Lady Gaga之间的代沟。文中说生于58年的麦姐不服老的方法就是始终保持斗志昂扬,不被年轻人打败,而年轻人则对战斗根本没有兴趣。Jump系的兴盛或是日本崛起时代的映照,折射的是以 ‘振兴’ 为目标,强调决心和勇气的大环境。然而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如今 ‘看我小宇宙无止境爆发,拼命到死也是一种选择’ 的呐喊且不说不合时宜,至少也无法引起和过去一样的共鸣了。

传统音乐动画中主角的不二人选山中佐和子在『K-on!』中以社团顾问的形象出现,如今在为守护温柔贤淑的表象矜矜业业地努力着,算是位很有趣的人。初代轻音部的历史片段在动画中的穿插,以及初代轻音部员现在的社会人生活,让观众产生时过境迁的感慨。尽管未着意于悲凉之感,大多数音乐人未能圆梦成功,只得抹掉棱角成为更具适应性的平凡人这个现实,还是直白地以较为积极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以快乐和友情为最高宗旨的轻音部,比起片中出现的其他乐团很是青涩,既没有成为职业音乐人的念头,也没有那股干劲。在人家获得室内演出机会的时候,她们只有在开放场地免费表演的份,每一个都乖乖升学了。但当她们回忆过去时,没有心酸和艰苦的磕磕绊绊,有的是心甘情愿投入的热情,还有上千杯暖暖的红茶、甜甜的糕点,恐怕是最幸福的一群人吧。

因为是非常轻松快乐的动画,所以虽然总共两季+数个番外+剧场版的长度,我也难得的看完了,很好笑的集数看了还不止一遍。片中的音乐都很不错,动画能火音乐本身或有许多贡献。但动画的核心并没有落脚在音乐上,它更多得是作为控制节奏和气氛的道具出现在动画里。第一季的时候唯、澪、律、紬还是一二年级,重心是菜鸟唯在众人关爱下的成长,搞笑成分居多。第二季这四人面临毕业,于是伤感的气息变浓,重心多向唯一的后辈梓身上转移,治愈的比例增加,主题也多侧重分离和继承。番外与剧场版讨巧地补齐了时间上的空挡或是变换了描写的角度,与本篇相互照应,对增强观众情绪很有益处。尤其是剧场版片尾与第二季结局时间线重合,一下子破了好多观众的泪腺。总而言之是经营得很好的一部动画。

尽管片中大小姐太有钱带给部员各种便利以及随随便便就全员出国修学旅行等情节,被观众质疑太过理想化。不过比起Jump系一路打怪升级的热血青春,个人感觉除了快乐和朋友也没啥别的收获的『K-on!』更真实些。事实上即便在动画里已经非常平民路线的『K-on!』也要比大多数人的3次元的色彩斑斓许多了不是么?

想当年,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也有段和音乐相关的小插曲呢!我所在的高中有个传统,即高考前的某天,所有毕业班的学生在广场上集合,唱『大约在冬季』。下楼集合前,大家纷纷准备纸巾,认定了会唱着唱着就抱头大哭。为了预想中的嚎啕,大家都把前戏备足了。我仍旧记着当时边唱边焦急地等待什么人起个头赶紧哭的心情,这么等着等着便唱完了。全员近六百人,愣是连抽泣声都没,大家很扫兴得回到教室,一堆纸巾卫生纸什么的全没派上用场。相比于灌注了诸多愿景的动画青春,不无尴尬的青春恐怕才是更多人的真实体验。

相关文章(onpu-chan的3篇终感):第一季终感 第二季终感 剧场版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