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浓重的B&W到质地轻快的水彩,从笔触简洁的铅笔画到色块明晰的油画,从纸板剪贴到线织手艺~法国艺术家Bastien Dubois的《马达加斯加:旅行日记》囊括了叫人应接不暇的风格,其视觉效果的丰富多彩远超本届(2011)其他受提名短片。这位酷爱旅行与绘画的动画师不愿以某种风格为自己打上标签,每一帧都在实验不同的式样和技巧,试图将乍现的景色及感触汇入这部11min的短片中。而他的确做到了,观众打开这本流畅的剪影日记,随着作者的步伐穿进喧闹的集市,坐上颠簸的篷车,跨越大片农田,来到淳朴的村落,在四处的游荡中发现旅行带来的新鲜与喜悦。

如果仿照绘画对动画进行古典、现代、当代的划分,《旅行日记》无疑属于当代,它抛弃了传统叙事,转而采用视角极为私人化的视觉记录——其中有些甚至是未完成的草图。同时它又不像许多实验动画提出某个强烈的主张,而是随性地采用多元的手段。此两点使得作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急速拉近,整部短片平易近人,但要说什么普遍的意义是没有的,跟许多当代绘画类似,相比于过去的绘画更着重于私人体验。

《旅行日记》在镜头运用上下了大工夫,一边是刻意突出临场感的未加工,另一边是精心的搭配剪接,不仅短镜头连接流畅,没有翻ppt之嫌,接近片尾还有几处纵深感不错的镜头。通过搭建3D framework,相机在z轴移动的同时还可以360°旋转,大大加强了镜头切换的灵活度。对于一个主要由二维元素构成的动画来说,能够实现如此的三维层次感很是难得。让我联想起稀有昂贵的立体书(对我而言),当你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页,3D从2D中渐渐生出来,奇妙的感觉实在难以言喻。

 

Dubois坦言他最初的想法是短片里不出现主题,只有不断的行走、速写,记录每天崭新的见闻。如此欠计划的企划根本找不到赞助,故而才有了主人公参加马达加斯加当地仪式“Famadihana”——这个勉勉强强的故事——对于一部以剪影为主的动画,11min算是相当长,没有主线似乎不太说得过去。即便如此,片中Famadihana的描写同其他景色一样,是非常片段化的——聚集着的人们的面孔,踩着鼓点的脚步,杀牛,以及重新埋葬祖先的骨头,想要通过这些零散的描绘获知完整的仪式流程基本不可能。

《旅行日记》最大的特点——私人化体验,也是其最大的制约——跟收到朋友从异域寄来的明信片一样,寄出来的是非常精彩的体验,收获的是只言片语的信息——其内容的延伸过分依赖观众的经验,而且难免有凌乱之感。好在马达加斯加不是常规旅游点,这个遥远国度上的每一处他乡风情都抓住了观众的兴趣:) 这部本来风险颇高的短片,也因此一路过关斩将,在Sundance上映,到Ottawa获奖,在Annecy出风头,又被Oscar题名,俨然站在了短片巅峰。

延伸阅读请见CGTANTRA对Dubois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