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Exits  作者: Joyce Famer  时间: 2010

  状态:单行本完结;推荐指数:8/10 [日常, Graphic Novel]

这次介绍的是Joyce Farmer的《Special exits》,这部叙事漫画为作家赢得了去年的美国国家漫画协会(National Cartoonist Society)绘画小说(Graphic Novel)奖。Farmer年轻时创作过一些短篇女性漫画,在漫画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后,《SE》是她72岁(依旧是位气质非凡的女性)发表的首部长篇,一出便惊艳全场。R.Crumb如此盛赞这部作品“One of the best long-narrative comics I’ve ever read, right up there with Maus…I actually found myself moved to tears”。

这部漫画以90年代的南加州为背景,是Laura(50多岁)年迈的父亲Lars和继母Rachel(80多岁)人生最后的一段路程。漫画内容是日记型的,横跨4年,是两位老人暮年生活的流水账缩影,没有起伏,没有逗乐,有的只是——不断加深的衰老、愈加不便的生活、死亡,如此而已。内容基于作家自己的经历写成,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发展都非常真实。书中也以两位年迈居民的经历如是记录下那个年代的一些事件,比如92年的南加州骚动、94年尼克松、杰奎琳的相继去世等,但并未着墨。

我以前看过一些日本的生活记叙漫画,大多像是《我们这一家》这种——拿日常生活里面好笑的内容为题材,让读者看着开心,暖烘烘的作品——很少见真正的记叙漫画。美国的漫画市场结构跟亚洲非常不同,长久以来是英雄漫画&艺术漫画对半开的局面。艺术漫画虽然印刷量比较低,但有传统培养出的读者存在,总有人愿意出钱支持,创作者的自由度很高,不太会迎合读者。亚洲的漫画家,没钱的给有名望的打工,或者画H漫;有钱的要么费心力延续自己被市场承认的风格,要么成家生子不断跳票。所以像《SE》这样的漫画目前来讲只可能出现在美国或欧洲。对我来说,读《SE》也是一次崭新的阅读体验。

《SE》把人衰老时的力不从心有力的展露出来,给我莫大的冲击。我想所有还年轻的读者都会有和我相似的想法。尽管隐约知道人老了什么都干不好、无法不依赖别人,但究竟是怎样的,可以说没有概念。总会自信满满地认为我老的时候才不会糟糕透顶。电话上用惊讶的口吻和母亲说起书里的老人躺在床上却不能翻身,摔一跤便断掉骨头无法愈合等等,得到的是渐有体会的感慨。读着读着,才真正知道人老的时候原来这般可怜…

漫画里Lars和Rachel不愿麻烦子女,可无奈自我照料的能力日趋下降。Rachel因为没有正确使用眼药水,失明了,接下来是一系列身体机能的崩坏,逐渐丧失记忆,身体不能动弹。开始的时候她还能与每周末照看她为她洗澡的Laura聊上几句,后来基本只会说‘Is there anything to eat or drink’,非常悲惨。早先她还能固执地不让人整理她的人偶收藏,失明后,家人清理掉她珍爱的用不完的布匹、没用处的人偶,什么都拦不住。Lars的头脑一直清醒,耳朵不好但不盲,所以人生的最后时光比妻子稍有尊严。当初把Rachel送到疗养院是他也同意的决定,Rachel进入疗养院后很快便去世,他似乎也无太多感伤(更准确的说,似乎是已经没有力气悲伤了)。当自己被诊出有肺癌,却害怕住到生疏的医院去。他把手搭在女儿肩上说‘I beg you to find a way to take care of me in my own home’,年迈的父亲对女儿说出‘我请求你’,看到这里心酸感便涌上心头。Lars认为自己时日无多,拒绝接受治疗遭罪,只用吗啡和阿司匹林片缓解痛苦,确诊后5个星期便去世了。但他一直有女儿照料,还有两个热心的护工看护,比起凄凉一人死在疗养院的Rachel,还算幸福不少。

漫画记载下许多细节和小片段,在一股不断腐朽下去的气氛中,叫人感受到些许生活仍在跳动的真实感。例如Lars的笔友抱着优越感来拜访Lars一家,看到的是精心打扮的Lars,受到很好呵护的Rachel,以及Laura整理一新的房屋,悻悻然离去;还有Lars以为Rachel记不得日期,结婚纪念日当天想蒙混过关,哪知Rachel从电视里听到了日期对Lars没有准备感到不爽。但总体而言,漫画笼罩在逐渐黯然的灰色之中,随着衰老不断深入,人在体力和感情上双双日趋麻木(说的好听些便是淡然吧)。死亡不再显得突兀,等待死亡的日子反倒显得更加令人焦急和恐惧,就如Lars对女儿说的那句话:Sometimes I wish I could die suddenly。 没有粉饰、没有煽情、《SE》靠着稀松平常的记叙告诉读者真实的死亡。

这本漫画实在太过真实了,以至于我读后不断想象父母年迈时的生活状态。到那个时候,我能像Laura一样耐心细致么?我能把父母照顾得怎样?似乎到时候不把他们接来一起住就会让人很不放心,到时候是不是我回国会好一些?至于我自己,如果活的到那个年龄的话,一定得花心思找一家口碑好耐心负责绝不会虐待老人的养老院,如果病痛难忍,是不是安乐死比较好?啊….一下子让人开始打算料理后事的漫画某种意义上真是罪恶呐。另一方面这漫画又让我有了必须在父母去世前好好活着的决心,他们到时候会那么可怜,如果我无法照料他们,那岂不是要可怜到没救了啊?

相关文章:R. Crumb: Joyce Farmer’s ‘Special Exits’ on par with ‘Ma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