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樱铁对话录 サクラテツ対話篇』作者:藤崎竜; 时间:2001

状态:2卷完结; 推荐指数:6.1/10[荒诞,搞笑]

内容简介上写着「樱铁家位于大都会的腹地。为维持庭生计,每天只顾不断兼职,终于沦为守财奴。有一天,樱铁家里突然出现了来自未来的侵略者争夺其土地,而此举竟陵宇宙海盗、弟弟皇帝亦相继发动争夺战?!」

听起来是架空冒险,不是的!

上下册共14话,每一话都会有动漫里常见的「元素型角色」来争夺主角家的房子。所谓「元素型角色」即指除去人设中的身份和装备,便毫无特色与魅力可言的人物。例如许多女性向作品,为讨好受众,塞了霸道总裁嫌不够,还要塞霸道王子、霸道魔族;而男性向作品里的女性角色,往往只是杀必死的符号,连个真正的人都算不上。

『樱铁对话录』里的「元素型角色」是作者为讽刺动漫界的速食垃圾有意为之。侵略者花样多多,从机甲系的未来女王,到凡尔赛玫瑰画风的宇宙海盗,从筋肉男外形的斯巴达地底国王,到Clamp派的阴柔唯美贵公子,主角一家子也都是将「元素型角色」放大化的单细胞动物。从完全不搭的异世界穿越到一处的角色们,出于各种荒诞的缘由,理所当然地争夺市中心的小破屋。作者大概就是想用这么一锅乱炖,来嘲笑业界,同时嘲笑食着垃圾的阿宅吧。

§可以说「不」的日本总统杜威的侵略!!

※上图出自:可以说「不」的日本总统杜威的侵略!!

在这个称不上故事的故事里,塞入的角色们见招拆招地走哪儿算哪、乱用名句,倒也是有趣。像是可爱的宠物海獭突然长出健次郎眉毛、能够说不的日本首相还是个美国人[1]等等,跟一年之后的『阿倍野桥魔法商店街』有些神似,不知道动画是不是也从这部漫画里吸取了灵感呢?

看第一本的时候,确实比较有新鲜感。到第二本的时候,面对相似的短故事,阅读劲头下降,同时也察觉出作者的疲态,估计他也很难把这大杂烩继续做下去。于是漫画用『搞笑动漫日和』里也多次用过的业界梗,以读者掉进漫画、漫画神干预等等,自己将自己腰斩了。[2]

总体来讲,这部算是调节情绪的及格作,可以一看。

相关评论:精緻的混沌-《櫻鐵奇想》

 

02. Leaf 作者:Daishu Ma; 时间:2015

状态:单行本完结;推荐指数:7.5/10 [绘本]

Screen Shot 2015-09-24 at 10.02.56 PM

Daishu Ma是成都出生自修成才的漫画家,毕业于商学院后,出于对绘画的热爱进入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她的个人网站颇具艺术感,深得我心。

这本无字绘本共93页,在出版社的推荐里也提到它有大名鼎鼎的The Arrival的感觉。这种相似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手法都是炭笔/铅笔的意象派无字绘本,二是主题都涉及广义上的移民生活。[3]不过由于是无字绘本,所以读者的理解可以很多样。有的读者认为主题是批评工业化城市的疏离感,个人则觉得故事内核是主角的感受,大都市只是促成这个感受的外因之一。

Screen Shot 2015-09-24 at 11.40.42 PM

※非常漂亮的跨页

书名为leaf,漫画里最主要的载体是一片会发光的叶子。深秋之际,主角迁徙到新城市时,在郊外光秃秃的树干下发现了它。开始的时候叶子的光是蓝色的,和城市的光源一个颜色。作者花了更多的篇幅在城市中穿行,掠过各种蓝色的光源:独居者陋室里的光、大型操作室里的光、路边商铺的光、还有将入冬的大树打扮的通体透明,仿佛世界树般的光。有评论看到重重叠叠的工业单元闪着蓝光,就认为书中蓝光是负面的,我个人则认为光的颜色反映的是主角的情绪。蓝光代表对象让主角感到陌生和距离,本身是中性的无关好坏。

主角端详叶子的时候,一瞬间以为窗外的树叶闪烁黄色的光。我的理解是黄光是对象激发了主角的熟悉感,思乡、怀念、似曾相识一类的情绪。之后出场的研究叶子的女学者,她的住所满是黄色的光。因为她经历过与亲人的分别,与主角产生了共鸣。她帮助主角将发光的叶子变成黄色光源。

之后主角失去黄色光源,于是不断追索。他潜入城市的发电站,在那里叶子被用作燃料。主角修改发电站的机制,让叶子自身发出的光通过各种线路管道传播到整个城市去。漫画采用叶子作为人的游历与归属感的象征,或许是中国俗语「落叶归根」的延展。不过这都是我的一家之言啦🎅有国外评论从工业化vs有机天然的角度来诠释本作,也可一看。[4]The Arrival相比,这本意象的指代更清晰,格局则显得小家碧玉。The Arrival对城市的想象以及绘画本身的气势还是鲜有超越者。

绘本非常漂亮,购买了硬皮装,质感非常好。有读者说因为画面太好看了,没心思去想故事有啥内涵,这也是很好的阅读体验啊!

 

03. Virgil 作者:Steve Orlando & J. D. Faith; 时间:2015

状态:单行本完结;推荐指数:6.5/10 [基情,暴力]

有人说这本是gay版的『解放的姜戈』,嘛😐

初看荐语时,遇到陌生名词queersploitation, 搜索后才知道它引申自术语「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ilm」,意指露骨夸大某个议题而忽略其他要素的电影。用这个词概括本作非常准确呢。『解放的姜戈』是Blacksploitation——发源于70年代,以黑人狠狠打击欺压他们的白人为主题的电影。漫画出场多人物没有『姜戈』多,情节也简单,但确实类型相仿,看主角如何让恐同仇家的身体以各种方式喷溅出樱桃色液体。

Screen Shot 2015-09-25 at 2.50.37 AM

※Bash,Bash,Bang,Bang

主角是牙买加警察,平日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性取向,还跟同事一起去妓院。他与其他黑警同流合污,为了能多赚点钱,好带着男友离开这个极度恐同的鬼国家。在一次小圈子的私人聚会上,两个持械面具男闯入打伤了他,杀害他的朋友,掳走他的男友。报纸头条登出他的大照,标题是「Local police homosexual shame」[5],过去对他又怕又恨的混混们知道他不会得到前同事的任何支持,也来乘火打劫清算旧帐。

如前所述,故事高度线性,和才玩过的Hitman类似,干掉一波目标获得一条线索,一路上化险为夷、神佛难挡。虽然间或穿插了主角和男友的互动,结婚十年的妻子为主角一直没坦白而伤感的内容,作者并没有将这些常见的LGBT话题点写出花来。阅读体验没有起伏,偏单调。

国外评论对这部一致中意💩三个十分三个八分,吓死宝宝啦!怀疑评论人士都是拿出版社钱码字的同时,我也反思了一下。本作若以动画或者电影为载体,打分会上调。漫画里语言(恐同人士的咒骂,主角的回骂)火药味足够,影视表现力会比文字强不少吧。想象一下全片几乎只能听见F哔——MotherF哔——哔sucker,就觉得很有趣😹

 

Screen Shot 2015-09-25 at 5.08.02 AM04. Long Walk to Valhalla 作者:Adam Smith & Mathew Fox; 时间:2015

状态:单行本完结;推荐指数:6.5/10 [亲情,微幻想]

又一部网上评价很高,我看得兴致缺缺作品👺估计因为看过太多Jeff Lemire的作品,对慢节奏、情绪压抑的小镇年轻人心路之旅有些疲惫了。对于没看过同类型漫画的读者,推荐指数大概可以到7~7.3分吧。

主角Rory出生于阿肯色洲一个不咋地的小镇上一个不咋地的家庭里。他的兄长Joe精神有些异常,会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不明生物而受到惊吓,加上Joe平日话很少,在外人眼中就成了个时不时会发疯的白痴。Rory的母亲觉得Joe是个负担,抛家弃子跑了,拖着两个儿子的父亲则是个嗑药、虐待小孩、浑浑噩噩的人生败犬。熟悉美剧的读者,恐怕对这样的设定非常熟悉,算是影视作品中美国下层家庭的标配。

Rory非常爱护哥哥,自孩提时便和哥哥快乐地玩耍。要是有玩伴说Joe是白痴,他就动手打起来,没法对抗的大人说Joe是白痴,他就愤懑不理,在心里扎小人(扎小人为本人脑补)。Joe受惊发作,他也会上前抱住哥哥,安慰说那些东西不是来害你的可怕东西,是「pretty thing」。

作者在叙述上下了功夫。主角生平是在他遇到自称是「Valkyrie 瓦尔基丽」的小女孩Sylvia后,一点点回忆出来的。说到这里得提一下漫画的标题。「Valhalla 瓦尔哈拉」是北欧神话里的英灵神殿,只有勇士能够进入的天堂,女武神瓦尔基丽是引导勇士的使徒。「Long walk to Valhalla」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翻版。Sylvia告诉Rory她一直在等待值得带去Valhalla的勇士,今儿个可巧遇上了,所以乖乖地准备告别尘世吧😈然后借着为什么Rory是个勇士的话题,带出主角的过去。

Syliva有点像Rory的心灵导师,让Rory回顾了和Joy一起经历的难忘瞬间,也道出藏在心里抹不去的伤痛事故和悔恨,每次回忆都向内心不愿暴露的地方更近一步。但是Syliva的身份并不明确,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以为她只是个沉迷北欧神话的小鬼,后来又觉得或许她真是阿肯色的瓦尔基丽。这种朦胧感从正面讲,给故事蒙上了一层诗意,从负面讲有点生硬。

这种生硬感该怎么解释呢?高中读『哈姆雷特』的时候,我妈说她一直觉得『哈姆雷特』囧rz,不咋喜欢。怎么会不喜欢大名作呢?她说哈姆雷特是从先父的鬼魂那里得知叔父阴谋的,大煞风景。当时我觉得她吹毛求疵,对幻想的容忍度太低。看过这本漫画,终于理解了她的感受。Sylvia是个取巧的设计,让故事推进地更容易,在她不断提点下,读者被动地去接受Rory和Joe是生活中的勇士。然而阅读故事本身,不足以让读者到达作者所期望的终点。直白讲,我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但是就凭这些东西来说服我,是不是有点赶鸭子上架啊😅

不少充满赞美的评论都表扬了本作的绘画😱N~~O~~如果绘画好,我就不会对它这么严苛了,相信我。

相关评论:by Jess Cama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