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ll Star』 作者:Jesse Lonergan;时间:2014

状态:8册完结;推荐:6.5 /10[青少年]

小镇男孩Carl Carter有才任性的故事。

故事设定在佛蒙特州某鸟不拉屎的小镇。Carl是很有天分的棒球强打手,学业差但凭借运动成绩拿到缅因大学[1]的奖学金。除了在球场上表现优异,他是个满脑子只有荷尔蒙的不学无术青年。小镇上的人比他更珍惜他的才华,对他抱有很高的期待。Carl享受着周遭的宽容,却不自知被优待,直到和好友Esden闯了祸。

Esden是Carl的青梅竹马。跟Carl不同,他没有才华、家庭环境差、经常惹事,前途一片暗淡。但此次夜闯超市,偷窃、搞破坏则是Carl的酒后主意。警方与校方对Carl网开一面,他仅仅被禁赛一场,最重要的季后赛还能参加。Esden却直接在毕业前夕被开除,没拿到高中文凭。Carl这才意识到生活是多么的不公,对好友心觉愧疚令他目睹差别待遇时不自然起来。当后进队友被教练辱骂体罚时,他站出来与教练置气,甚至头脑发热退出棒球队,将自己的前途置于险境。

漫画对人物的刻画属中上水平。从Esden身上还能看到落魄家庭的缩影。他哥每天往家带不同的女人,小孩生出来也不管,扔给还是学生的弟弟妹妹照顾。他父亲是大老粗一个,与子女的交流全靠咆哮。Esden学着他哥整天尽说下流话,但本质还未堕落到他哥的水平。Carl跟他散步时听见他哥跟人苟且的声音,令他非常尴尬。在派对上他还会警惕过度把搭讪他姐姐的人打跑。Carl和Esden粗鲁、任性、冲动,是令人头疼的人物,另一方面十七八岁的他们站在人生分岔口上,少年耿直尚存。

因为帮队友说话,而被教练罚跑圈的Carl,在操场上飞奔的英姿

相关评论:被不良少年激怒的读者

 

02.『幼发拉底的树』作者:手冢治虫;时间:1973

状态:1卷完结;推荐:6 /10[科幻]

三个中学生(镰/Kama,大矢/Oya,シイ子/Shiko)吃了禁果后获得超能力的故事。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比较有趣的是,手冢给主角们分别安排具有不同寓意的能力,陈酒灌新杯。Shinko向同伴撒谎能够弹奏肖邦的曲子,练琴的时候却一筹莫展,吃了果子后琴技超群。随着名誉接踵而至,她愈来愈被这不属于自己的「才能」压得喘不过气。她的例子代表人最不起眼的虚荣心也会招致麻烦;Oya课业吃力,考试屡吃鸭蛋,获得超级科学家的头脑。他进行物质的瞬移实验,瞬移失败反而引发大爆炸。代表的是人类创造出科技,却无法驾驭;Kama的父亲被讨债者催逼,他的超能力是通过意念操控人/杀人。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会为这种能力恐惧,但很快就自大起来。目标也从铲除恶棍迅速发展成统治世界的狂念。他代表的是人的恨意滋生独裁倾向,这倾向一旦得到绝对权力的助攻,必会一发不可收拾地引发灾难。

和手冢的其他作品一样,本作剧情紧凑,换做其他漫画家恐怕很难将篇幅控制在一卷之内。角色们的能动性极强,偶有性情变化太快之处,但大体上没有脱线的地方。书的最后,飞鸟们衔走所有果实去向远方,没让Kama的奸计得逞,算是good ending吧。即便如此,Kama展现的人性之恶,还是让读者倍感压抑。书的名字显然是借鉴伊甸园的生命树和智慧树,不过这些树并不在幼发拉底河边上哦。

每个独裁者都认为自己是个「好」独裁者,但「好」独裁者并不存在

 

03.『Andre the Giant: Closer to Heaven』作者:Brandon Easton/Denis Medri;时间:2015

状态:1卷完结;推荐:5. 5/10[传记,体育运动]

传奇职业摔跤手André René Roussimoff(艺名Andre the Giant)的传记。书中他在法国的童年只有寥寥几页,重心是:他遇见伯乐Frank Valois在加拿大打响自己的名号,以及签约第二位伯乐Vince MacMahon在美国迎来职业巅峰。患有巨人症的他,曾被医生诊断活不过四十岁。他活到了四十岁,但伤病让他不再能支配摔跤场。随着伯乐们老去淡出摔跤圈,Andre在摔跤场上的形象也变老变暗淡,不得不让位给新星Hulk Hogan。那之后不久,返乡参加父亲葬礼的他便病故了。

对于从不关注职业摔跤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能够帮助了解职业摔跤的行规。比如我就是第一次知道职业摔跤其实是表演而非比赛,每场较量都是事先规定好的。依我理解,WWE就是摔跤届的AKB48。组织会根据选手的能力和魅力,动用全体成员进行造星运动。对决的安排都有其故事性。Andre是新人的时候,媒体造势跟马戏团的畸人秀并无二致,用他异于常人的体格来吸引观众。事业上升期,他所扮演的角色包括打败日本第一好手的西方巨人、打败拳击界二五仔的摔跤英雄等等。后期疾病缠身的时候,也得为WWE新的造神运动发光发热,作为反面人物挑战Hulk并最终落败,为他加冕。

书中说Hulk拥有摔跤新星所需的特质:帅气、高大、个性张扬。我去搜了真人照片,无法将他和「帅气」挂钩

我对这本不满的原因是它很流水账,感觉就是Andre自述他的摔跤事业。想要知道这些,上维基百科不就好了,还更详尽呢!有关Andre的个人生活,除了对他的酒瘾,对他女儿的事情稍微说了几句外,几乎没有触及。巅峰对决的格斗场面也交代得较潦草。读下来感觉就是书中的Andre并不比百科词条更生动。另外,本书采用土褐色作为主色调,不知是为突出陈旧感、还是混合着汗臭味的摔跤场的感觉,个人觉得和故事一样单调乏味。

2014年的时候FirstSecond也出版过一本他的漫画传记『Andre the Giant: Life and Legend』。以后或许会拿来与这本作下比较。

 

04.『PTSD』作者:Guillaume Singelin;时间:2019

状态:1卷完结;推荐:6.7/10[战后]

「PTSD的主要症状包括作恶梦、性格大变、情感解离、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欲或疏离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维基百科

本作对PTSD的病症讲的并不深入,只是主角具有以上症状而已。故事半架空,设定在一个杂糅东京、香港、顺化(越南)的特点的大都市。许多退伍老兵身心残疾却得不到政府的帮助,只能像流浪汉那样苟活在城市的犄角旮旯。每一天他们都需要各种药物来减缓身体或精神上的病痛,进而成为药物上瘾者。垄断药品的城市黑帮专门以压榨他们为生。

主角Jun在战场上是狙击神手,失去战友的她回来后一无所有,过起风餐露宿的生活。因为身手矫健而且在战场上跟着医务兵学了些医药/抢救知识,所以处境比被黑帮随意驱赶的老兵稍微好一丢丢。然而她的傲气还有PTSD,让她不愿与人相处、对送上来的好意持怀疑和厌恶的态度,在老兵中都算是一匹孤狼。

Leona的好心被当了驴肝肺

开小饭馆的单亲妈妈Leona某天遇上躺在路边的Jun,热心得招待她一顿热饭。不论是她的小孩Bao还是她,自那之后就很挂念Jun。Leona带着便当和急救用品一路询问找到Jun,得来的却是劈头盖脸的责难。不近人情已经不足以用来概括Jun当时的表现,浑球一个哇。想到这正是战争留给她的创伤,叫读者不禁为她叹息。后来Jun搭救了一只被地痞凌虐的柴犬小红,也因此认识柴犬的主人Gray。Gray是退伍军官,和其他人一样,如今只落得在巷子里住帐篷的下场。Gray在Jun身上看到年轻的自己,将小红送给她,成为第一个让她愿意敞开心扉的人。PTSD发作时有小红的陪伴,Jun也渐渐能抑制住吃药的欲望。

精神状态好转的Jun决心铲除黑帮。主角光环闪耀,一人一狗,搅得黑帮不得安宁。被黑帮迁怒的其他老兵对Jun的反感程度也节节高升。最后帮派被斩草除根,存货被收。但故事并未结束。Jun在Leona等人的支持下,不懈地帮助其他老兵,最终隔阂消除,Jun回归社区也为社区容纳。

尽管夹叙着Jun对战场往事的悲伤回忆,对战争的控诉并不直接。毕竟如果政府善待老兵,保障他们归乡的生活,那么书中的故事也就不存在。与其说是反战,更像是告诫读者别上政府的当、别去当用过即弃的棋子。在我看来,本作是Jun的个人故事,也是关于善意的力量的故事。Jun救下的小狗、帮助过的另一个伤员,后来都回馈她正面影响,Leona的善意更是助力她回到正轨。

这部的情节中等,对于只有200余页的漫画来说,能把主角的故事讲清楚就算合格。相对的,本作作画很棒。漫画家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还跟Studio4℃有过合作,画风上杂糅欧漫和日漫的特色,尤其反映在城市风景的绘制上。讲个彩蛋吧:书中角色都只有四个指头哦。

点击看大图

相关评论:正面    中性偏负面

 

05.『Trespassers』作者:Breena Bard;时间:2020

状态:1卷完结;推荐:7.2/10[少儿,友情]

带给我惊喜的少儿漫画。这部的绘画很简笔,但故事写得生动有趣,让对这种画风不感冒的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故事巧妙地将悬疑的因素加入到漫画里,对度假村里一座空置豪宅的好奇心,促成好好少女Gabby和不良少女Paige之间的友情。在此不想多做剧透,就说说这部的人物塑造吧。

人的成长来自于外界的刺激,新的知识,新的经历,也可能是新的朋友。两对姐弟(Gabby/Simon与Paige/Bryan)第一次碰面,都觉得对方跟自己明显不是一路,无奈双方家长都认为小孩就应该和邻居家的小孩玩耍,硬给凑到一起。Gabby和Simon是听话型的孩子,遵纪守法不越雷池半步,比方说他们不玩危险性高的爆竹,还告诫Paige/Bryan别以身试法。Paige/Bryan听到Gabby的糗事会大笑,对空屋好奇就会毫不犹豫地爬别人家的栏杆,Paige甚至还有小偷小摸的癖好。在Gabby眼中,邻居家的小孩鲁莽、没教养,是「坏孩子」。在Paige眼中,邻居家的小孩无聊、胆小怕事,是喜欢自居道德高点的「好孩子」。

不情愿之下又被安排到一起的他们,只好没事找事的去了解对方。爱好文学创作,想以空屋做素材的Gabby意外发现Paige对悬疑作品的见解很有一套。在Paige怂恿下,Gabby同意闯空屋寻找灵感。探险过程中,两人发现了藏在「好孩子/坏孩子」表皮下,她们许多的共通点,结为写作搭档。另一边Simon和Bryan也因为共同照顾仓库里怀孕的母猫成为朋友。

友谊的小舟起起伏伏。左:Paige和Gabby置气;右:Paige将照片交给Gabby鼓励她写作

Breena在采访中说到创作动机「小的时候,曾在旅行的过程中遇见再也不想遇见的孩子。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不得不和那些孩子一块玩的话,会发生什么呢?」。『Transpassers』画出美好的可能性——不要太过轻率地审断别人,好好相处是能产生同理心、发现他人闪光点的。故事结尾Gabby终于知晓Paige叛逆的原因,两人从最初的互相看不惯到最后的促膝谈心,彼此对未来的志愿因为新朋友的肯定与鼓励而更加清晰起来。读者也为存在于故事中的孩子们而高兴呢。

在伙伴的关系之外,漫画对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描写的亦很好。与悬疑元素并置的是孩子们的想象。看到Gabby和Paige对空屋的幻想,不禁回想起童年时跟伙伴们基于单位边缘一个废弃地基编造出的种种故事。在涉及孩子们的想象力的作品中,『Transpasser』是介于『The gravity falls』和『空想新子和千年的魔法』之间的一处平衡点。

 

06.『Surfside Girls: the Secret of Danger Point』作者: Kim Dwinell;时间:2017

状态:1卷完结;推荐:5.9/10[少儿,奇幻]

『Surf Side Gilrs』系列的第一部。作家Kim Dwinell本人是冲浪爱好者、当过海滩救生员,所以画的主角Samantha和Jade也是热爱冲浪的女孩。这本讲的是Samantha意外获得看到亡灵的能力,历来在这个海角丧命的灵魂们恳请她想办法不让市政工程破坏这片土地。

能和亡灵沟通算是蛮平常的奇幻设定,得在异世界的塑造上下功夫才行,可惜本作在最需要拓展的部分吝啬笔墨。居住在海角上的灵魂们,除了Sam一见钟情的年轻海盗和最早跟她打招呼的Yang,剩下的都只是飘在背景框里的无名氏。海盗和Yang虽然出场次数稍多,却也缺乏个性,只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人。海角问题的解决其实跟主角组的关系也不大,读完后故事抓不到重点。

这部无论是情节设计还是人物塑造都只是将将达标。绘画虽然用色明亮,却未能突出加州的海滩风光,比起『Transpasser』至少够用的画工,本作还欠了一些。总而言之,在好作『Transpassers』的映衬下,这本完全被比下去。系列的第二部,应该不会找来看。

欠火候的作品。初看充满期待,后来就被冻到。

 

07.『Little Bird』作者:Darcy van Poelgeest/ Ian Bertram/ Matt Hollingsworth;时间:2019

状态:5册完结;推荐:6.3/10[末世,暴力]

意象大于剧情、画面胜过人物的末世反抗作品。自由最后的放逐地加拿大反抗疯教皇领导的美利坚,并取得最终的胜利HOORAY👻

先说优点。这部的画面在主打暴力美学的漫画里绝对名列前茅,胜过我之前觉得已经是巅峰之作的『Luther Strode』。具体来说『Little Bird』的画面更有建立在整体故事之上的设计感。比方说主角及其族人有着大杏仁一样的眼睛,倒三角的脸上总是闪烁动物性的警觉表情,看上去就像猫头鹰;反派则是伏地魔还魂的样子。这类人物形象并不讨好大众审美,胜在匹配度高,跟废墟化的环境一起营造出独特的世界感。本作除打斗外常有幻忆的插叙,这部分的画面多有构图上配合叙事的巧思(案例可参见此正面评论)。我给本作中庸的打分,却还是收藏了硬皮装,当然是奔着绘画去的。有兴趣收藏欧美漫画的,这本比较推荐。

点击看大图

接下来说说故事性的缺陷。末世题材、反方还是宗教领袖,可以看出作者是有野心的。第一册的节奏把握得不错,以大战前夕的告别为起点,到主角(Little Bird)根据母亲的遗训寻找并解放能为抵抗势力带来转机的Axe为止,张弛有度、吊足读者的胃口。合理的展开应该在第二册中清晰地阐述正反方对抗的原因,解答疑惑、引导读者更深地介入漫画虚构的世界。遗憾的是,作者不知是卖关子还是怎么着,后续几册中对反派猎杀抵抗势力的原因语焉不详,视角落点很窄、集中在Little Bird逃避追捕的动作元素上。

我大概在第四册才琢磨出教皇要捕获Little Bird的原因——主角一族具有「几乎杀不死」的超强再生体质,教皇欲利用他们进行「复活祭」以维持人们对教会岌岌可危的信仰——逻辑上说得过去,但因为缺乏更多世界观支撑,显得很薄弱。晦涩的叙事中狗血喷涌,Little Bird其实是教皇的亲女儿!主角妈孩童时被教皇从主角外公Axe身边掳走,怀上双胞胎,无奈逃亡中只成功带走主角。教皇千方百计抓Little Bird的另一个原因是舍不得用儿子「复活祭」,只好麻烦女儿牺牲一下。本来具有宏大潜力的故事,收缩为不忍直视的家庭乱斗,我对这类『星球大战』套路非常不感冒。

『Little Bird』的五册篇幅其实是常规美漫的十册左右。如果好好安排还是能讲一个通透的故事,怎奈作者没有驾驭野心的叙事能力。虽然有一两位塑造得还算成功的配角,主要角色都比较脸谱化。此外,上场数次、漂浮在光球中的胖主教地位崇高,并改写了教皇的命运,她的背景和能力究竟是什么?创作者还打算写续集么?

TCJ负面长评

 

08.『Chasing Echoes』作者: Dan Goldman/ George Schall;时间:2019

状态:1卷完结;推荐:7.2/10[犹太,家庭,寻根]

关键词或许没必要将「犹太」和「寻根」同时列出来。大多数犹太题材的漫画都以追溯二战大屠杀的历史、寻找家族渊源为主题,这部也不例外。故事是Bloom一家去波兰旅行,希望能寻到在二战中失去的祖屋磨坊。『Chasing Echoes』的特色在于以极为写实的视角刻画出现代的犹太家庭。书中的Bloom们各有各的性格和缺陷。

举个例子:主角Malka是家中经济状况最窘迫的。故事开始时她的人生处于新的低谷——失业,离婚,房贷不保,大儿子更愿意跟随父亲生活。她没有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邋遢、不善计划、总被一时的冲动支配。尽管她缺乏社会人的稳重得体,却也没有社会人追求实际的俗气,热心肠地担当起家谱档案员。家族中不乏以势力眼看待Malka的人,亲戚间传播她家里有床虱的糗事,计划行程的时候特意瞒着她。反倒是通过婚姻加入Bloom家族的Sheldon点破排挤的不妥。一个外人都能看到她的闪光点,家人却因固有的成见无视或忽略Malka对家族资料奉献的热情。

Dov与Rachel的谈话

作者没有用感伤的光环去美化Bloom一家,尤其令我惊讶的是作者批评了其他犹太作品里的「唯一受害者情结」。Jack问日裔美国籍儿媳Kaori,她身为一个旁观者(非犹太人)对奥斯维辛之旅有什么感想。Kaori不认同「旁观者」的定义,讲起她的祖父母与父母作为二战时的在美日本人也受到被关进集中营的非人对待。Jack固执地反驳说Kaori长辈的经历全然不能和犹太人的遭遇相比,因为他们没有被送进焚烧炉。Kaori激动地站起身叉腰质问

Is it? It all looks like minority citizens demonised by their own white supermacist governments to further a war effort to me! What I’m saying is, you Jews don’t have the monopoly on that experience.
是么?在我看来这都是少数裔被自己国家的白人至上主义(多数裔)政府妖魔化,被当作驱动战争的饵食!我要说的是,你们犹太人没有垄断「被迫害的经历」。

「唯一受害者情结」一直是困扰我喜欢犹太作品的障碍。如果否定他人遭遇的不公和压迫,又怎能在铁拳砸向自己时大声疾呼它的恶?将自己当成唯一的受害者顾影自怜,何尝不是一种贬低蔑视他人的优越感?Dov与Rachel在巴士内的对谈更是挑明「唯一受害者情结」等同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当Rachel谈论要阻止未来发生类似(对犹太人)的屠杀时,她甚至没有意识到种族屠杀在地球上一刻都不曾停止。

『Chasing Echoes』打破了我心中的障碍。Bloom一家不完美,他们身上这样那样的毛病或许让你回想起旅行时令你蹙眉的陌生人。但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完美,同为普通人的读者才更能共感他们在波兰之旅中收获的伤怀、愤怒与感动。大屠杀受害者以及更广泛的种族歧视受害者都是最普通的人类,我们本就不需要虚构的「优秀又无辜」的受害者形象来谴责恶行。

点击看大图。Malka和种族主义者的对峙

Bloom一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大屠杀博物馆停留的时间并不长,毕竟他们的终极目标是找到故居。作者特意这样安排,也是让读者跟随他们重访这个几十年前将犹太人驱赶向死亡和流亡的「祖国」。现代的Bloom一家在波兰的所见所闻与书中插叙的老Bloom的二战回忆,触及到不被许多作品当做重点的话题,那便是没有直接佩戴纳粹徽章的、藏在普通民众中的罪恶。波兰小镇中有人对这群洋基寻根者报以宽容同情的态度,但也有心怀敌意之人。Jack一会儿哆哆嗦嗦的说「他们依旧恨我们」,一会儿愤懑地嘟囔「我不会给他们一分钱小费」。

Bloom一家凭着稀薄的线索奇迹般地找到故居后,也意外得知叔公Chaim的下场。Chaim是老Bloom的弟弟,进集中营后便失联了。家人都以为他死于集中营,事实却更令人悲伤。Chaim熬过残酷的集中营,被释放后回到家乡,但老家的磨坊已被鸠占鹊巢,他无处可归。人们认出他,担心他会采取行动拿回本就属于他的财产。于是在他回家后的第一夜,被人从背后刺死在雪地中。

「Morale-boosting(士气提振)」和宗教是传播法西斯思想的便捷路径

作者Dan Goldman身为记者,通过漫画直面如今整个世界的右转。旅馆的新闻里播放着还是总统候选人的Trump说要对移民采取「extreme vetting 极度审查」。Noah和Naomi担忧地评说世态——以宗教和民族鼓舞为幌子传播极端的种族思想正死灰复燃。故居旁的院子里,Malka认出年轻的男子是当年向纳粹告发祖父一家的恶邻的后代,他长着横肉的大脸上纹着铁十字勋章。屠杀、集中营,系统性的压迫从来都是根植于主体民众的阴暗面的。它们等待着险恶无良的政客点一把火,将仇恨从隐蔽的黑暗烧到前台。当普世价值被冠以「白左」「圣母B」的恶名,当疫情加剧已经糟糕透顶的贫富分化,我们只能祈祷噩梦不要重演。

如果人类要再趟一次火海,愿善良能得到保存,愿未来人类世界仍有机会让Malka骄傲的对纳粹主义者说

I see you. Your people tried to wipe mine off the face of the earth with soldiers and poison gas and crematoriums.
But we crossed the ocean, we had kids, grandkids. And we FLOURISHED.
We came back so you could bear witness. Your blood tried to exterminate my blood, and it failed. Peace out.
发现你了。你们想要将我们从地球上抹杀,用战士、毒气和焚烧炉
但是我们漂洋过海,我们有了孩子、孙儿。我们枝繁叶茂
我们回来就是为了让你看见——你的血脉想要灭绝我的血脉,大失败。再见鲁蛇

『Chasing Echoes』不是传统的家庭漫画亦或大屠杀幸存者故事。绝非最佳游客的Bloom一家别扭着开始寻根之旅,中途不乏吵闹、失望的时刻。但每段对过去的回溯都将他们拢得更紧密一些,站在祖屋前合影那刻,他们是彼此关怀彼此相爱的一家人。

正面长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