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巴西的电影是2013年昂西动画节最佳长篇水晶奖得主。导演Luiz Bolognesi初试动画就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可喜可贺。

Rio 2096的制作经费仅为250万美元[1],就其成本而言,动画效果已经超值。通过手绘+后期电脑渲染完成的画面,有强烈的漫画/ 游戏风格,相对静态的镜头可以说是美轮美奂。不过运动场景利用抓拍典型镜头减少帧数的节约做法也很明显,有点画ニメ的感觉,寒酸相就出来了。

rio - Copy

电影的内容非常直接、平铺直叙。男主角本是生活在16世纪的巴西原住民Tupinambás人,被神选中后获得了在紧要时刻飞翔的能力。他灵魂不灭,死了就化身为鸟,等再次遇到他永远的爱人Janaina的转世,就重新变回人的模样。影片共讲了4个时间段的故事,跨越600年。从南美被殖民者入侵的16世纪,到19世纪初贩奴横行的巴西,再到70年代的反独裁运动,最后是由大财阀及其私人安保军把持的未来里约。男女主一直活跃在反抗运动的前沿,尽管他们的努力多以悲惨的死亡早早画上句号。年轻的爱人、热血的起义者,是影片两条纠缠在一起的主线,对应着它的副标题A story of Love and Fury。框架构思与之前评论的手塚的『阿波罗之歌』非常接近,只不过『阿波罗之歌』没有直接与历史挂钩,对压迫与反抗的表现也不似它这么突出。

如其名所暗示,Rio 2096有许多亲密的爱情镜头和大量的暴力,在有电影分级的国家被设为R13。其中比较骇人的镜头包括原住民部落间的屠杀,死者的肢体被放在火架上烤,以及警察严刑逼供被囚禁的学生,裸体的政治犯身上被绑了铁丝和电线。这些写实画风下的赤裸描写在主流欧美动画里很少见,于评论界也引发了争议。Sounds and Colours的主编Nick MacWilliam写道「The anti-imperialistic, pro-social justice themes are of modern relevance, yet here they often sit uneasily with the graphic, almost exploitative, nature of their onscreen depiction.

rio

Rio 2096的情绪强烈、黑白分明。片中压迫者面目可憎从皮囊坏到骨头,是原住民神话里恶魔Anhanga的化身;而被压迫的人都是勇敢纯良。高度对抗的气氛便于观众理解并接受主角一众,哪怕是他们非常规的做法。鉴于历史题材作品多打鸡血,尽管Rio 2096没能不落窠臼,也无大过失。只是作为昂西水晶奖得主,这种教科书案例化的编排显得过于简单了。

Rio 2096在昂西的成功让我想起另外两部曾进入昂西最终评审的动画电影,2008年的Waltz with Bashir(『巴什尔跳华尔兹』)以及2011年的Chico & RitaWaltz with BashirRio 2096一样,以本国不那么光彩的历史为内容,都有点为了得奖走险路的感觉。我曾经写文调侃Waltz with Bashir套路迂腐没新意,说它跟竞争对手Sita Sings the Blues(『蓝调之歌』)比灵性差了一大截,没拿上奖可谓实至名归。现在年纪大了,不怎么去酸讽作品了,但事实还是得说:

相较于Waltz with BashirRio 2096是快餐式的作品,前者至少还有伪纪录片的创新,以及迷幻交织的叙事变化,本作要问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还真回答不上来。Chico & Rita也是南美味浓郁的热情的片子,对两性亲密的描绘也比较多,但是里里外外太像过去的经典电影,最后还是输给了Le chat du rabbin(『犹太长老的猫』),只得了个Fnac安慰奖。Rio 2096居然摘得最高的水晶杯,去年昂西长篇单元的整体状况真是堪忧。由于入围的动画长片没有一一看过,所以无法判断这部是否确实最好,只希望它的低成本不要成为昂西刻意为了对抗奥斯卡而太过考虑的因素。

总体而言,Rio 2096是部适合休闲观赏的电影,直爽易懂、情绪激昂、视觉上佳。前文批评它简单只是以水晶奖的标准衡量的结果,但若是作为休闲电影,不脑残还能连带点历史话题已经不错。这部的IMDB打分为7,对这个分数我表示赞同。

相关评论:Cartoon B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