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上一期书籍整理中欲读的书:
《达洛维太太》弗吉尼亚.伍尔夫 著, 谷启楠 译| 完成~ 伍尔夫是天才的作家,她将稍纵即逝的心情用优美流畅的意象展现,读她的书就像坐在独木舟里在一条连接南北两极的河流中顺水而下。即便在近代,注重思绪描绘的知名著作数不胜数,能够做到伍尔夫这般诗情画意的几乎没有。初识伍尔夫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小幅选段,鉴于当时的选段要受各种条框约束,而且以介绍何为意识流为主,甚是无趣。四五年之后,因为电影《时时刻刻》重新燃起了对她的兴趣。《时时刻刻》的中文译著也读完了,风格与《达洛维太太》非常接近,也因此借了《达洛维太太》的美,可还是不够美~但也是相当不错的小说。有时间会把这两本放在一起赏析。
She could not even get an echo of her old emotion. But she could remember going cold with excitement, and doing her hair in a kind of ecstasy, with the rooks flaunting up and down in the pink evening light, and dressing, and going downstairs, and feeling as she crossed the hall. “if it were now to die ‘ twere now to be most happy.” That was her feeling, Othello’s feeling, and she felt it, she was convinced, as strongly as Shakespeare meant Othello to feel it, all because she was coming down to dinner in a white frock to meet Sally Seton!
《美国插图史》王守之 著 | 完成~ 知识性的书籍,王守之先生是这方面的专家,总结的当然也是全面到位。这里提供一个辅助阅读的插图资料网站
《世界当代艺术史》王守之 著 | 缓慢阅读中
《田园交响曲》安德烈.纪德 著, 李玉民 译| 搁置~ 看完了其中的《背德者》《田园交响曲》《人间食粮》,估计占了全书的大半吧。感想只有:纪德实在太做作。
近期读完的书: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著| 在网上读完的第一本小说,让人不满的是居然没有标明译者,这样的做法对译者实在失礼。似乎我看到的是不错的版本,抽出一句Google一下,得到不少引用结果。尽管说是小说,更像是借助四位主人公发表的作者对人生思考的评论,到了书的后半段,作者甚至难耐的以‘我’的旁白出现。全书有许多闪光的地方,无论是人物内心对‘自我’渐行渐远的反思,还是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对照,都显示出叛逆的人格中智慧的火花。然而我最喜欢的是文章对一些看似模板的行为背后那些短暂细微的心理动机的揭示,对于在所有置评都由单独一套毫无人情味的狂热又冷酷的体系所覆盖的国家长大的我来说,那些丰富的心理动机让我看到人血肉的一面,看到‘非如此不可’的媚俗背后一些自由的空间。有时间会好好评析此书的。
我感到,那严厉、庄重、咄咄逼人的“非如此不可”,长期以来一直使托马斯暗暗恼 火。他怀有一种深切的欲望,去追寻巴门尼德的精神,要把重变成轻。记得他生活的那一 刻,他与第一个妻子以及儿子完全决裂,也领受了父母对他的决裂,他得到了解脱。在整个事情的最深层,他除了反抗自称为他沉重责任的东西,除了抵制他的“非如此不可”,除了由此而产生的躁动、匆忙和不甚理智的举动,还能有什么呢?
《紫色的Qualia》うえお久光 著,何宜叡 译| 2010日本科幻小说排名第10的作品,精彩部分也在于SF结构的设定,对常用的科幻理论进行了巧妙的修正,并加入一些新鲜的构思,从而将许多体系联系在一起,发展成超越各种已知范围的宏大震撼。如果硬要对其SF构架做出总结,恐怕是‘观测’,可以说‘观测’的定义和作用是整本书SF理念的奠基石。我是生日那天一口气读完这本的,普通的文字水平、少的可怜的出场人物、不算细致的情感描绘、简单到单根筋的故事线,全都因为主人公超越平行的宇宙,超越观测的极限,超越最微弱的可能性,还要不断得更多得拼上性命的百合爱,变成了优点。这是个热血破表的少女波涛学,为了她的爱人——不可思议的少女毬井紫,用尽一切物质和诞生物质的真空,用尽每一个包含着主人公的世界、宇宙、过去及未来,拿出所有的所有、全部的全部,源远流过几百亿年,又终止于日常当下的爱情故事。 整本书只讲了一件事,将一份单纯的爱抬升到不可企及的高度,弥散进可能与不可能的空间。日后一定得好好说说这本。
——原来如此。堕入无限黑暗的同时,我思考一个问题。
当我看见苹果的时候,无限的‘我’也正凝视着苹果。
无限世界的无数个我看着同样的苹果,产生同样的感觉。思考的同时凝视着苹果。所有的‘我’经由部分大脑的共鸣、干涉,在脑中凝聚形象。
这就是Qualia。
Qualia就像是一条绳子,串连了无数互相重叠的薄膜。
不管这个宇宙有多少个‘我’,这些全都是如假包换的我——Qualia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关评论:1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蔡康永 著| 以前对蔡家公子的印象只是康熙来了当中的那个他,看了这部各种情窦萌动的男孩汇编算是看到他的另一个侧面。话说幼时生活在贵族寄宿学校,少时生活在世界演艺的中心洛杉矶,真是好,经历一把一把的:)这个小册子让我想到,大学一年级选修蓝棣之老师开设的文学赏析课,在结课阅读感评选里,老师读了一篇同年级美院女生的文章,那是她因《洛丽塔》而写的——‘男人的爱也可如此百转千回’
正在读的书:
《畜界,人界》钟鸣 著| 此书的95年版收集了作者89到94年期间的一些《山海经》式的散文随笔,10年的修订版似乎又收了近年的文章。顾文豪在他的博客里盛赞此书,于是先在凤凰读书网上读完其中的九篇,后来又找了全本读。读《细鸟》、《狮子和皇帝》(均为89年所写),感觉平平,太要有所指,反而不够洒脱。读《鼠王》(90年),感觉一下子好起来,各种‘不正经’的海里山里找出来的引证貌似随意,其实错落有致,衔合得当,醉拳似的形散神不散~在稀奇惊骇的小片段后似陈诉又似训诫的妙语会像藏在暗处的匪徒突然间跳出来。到了(94年)《飞骸兽》、《泥猫》、《一元论动物》,想象力更是勃然,自在神奇到不行,心中暗赞‘甚好’。更新:已读完
《菖蒲的少女革命》志茂文彦 著, 徐昱钰 译| 有一番趣味的校园奇想小说,遵从校园轻小说常见的轻快节奏和反差极大的双面人物设定,又怀有百合小说独特的暧昧气氛以及明丽的粉色背景,是拿来打发闲时的可口甜品。更新:搁置
近期搁置的书:
《外国音乐在国外》程丹青 著| 顾文豪对此书有不错的评价。个人感觉就是不过如此,水平中上的随笔而已,偏偏作者要以一副得道人士的口吻来说话,让人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