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稍微花些钱拍一部动画电影,搞些好的画面,有点漂亮的意境,就喜欢扯出‘宫崎骏’的名字来,能不能别一再让胡子都花白的老爷爷为国片打广告了啊?广告费都不带给的。

整天‘**媲美宫崎骏动画’、‘**是**国的宫崎风格’,主流国媒除了没忘水墨片的老本,就以为当今地球上只有迪斯尼和吉卜力在搞动画产业。老给自己找平衡,说日本动漫是抄美国的,韩国动漫是抄日本的,07年《千年狐/五尾狐》出来的时候,说人家是棒子的宫崎骏,也不问问宫崎老爷爷和李成康先生答不答应。这两位一个是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的得主,另一个是昂西动画节获奖者,没原创精神的人是不可能有此殊荣的,你自个儿叫着高兴,说不定人家听着脸都绿了。

新海诚刚火的那阵也是,说人家是‘后宫崎骏’。哎呀,积点德吧,老爷子还健在呢, 好在新海诚作为晚辈挺谦虚“拿我跟宫崎老师比较,实在太过奖,我远远不及他,但可沾他的光,我也是感到开心的”,听到没?听到没!第一层意思‘我虽然好歹 出了些不错的短片/长片,但还没到敢说‘媲美’的份上’,国片又不是真的十年磨一剑,怎么就这么自信呢;第二层意思‘请不要把我和宫崎老师比较’, 新海诚这是客气,宫崎吾郎就不用着来客套了,直接放话“如果我不是宫崎骏的儿子,你会来采访我吗?”。每个艺术家都希望撑起自己的天空,尽管新上手的时候难免有模仿之嫌,入行多年后,还被人说‘你就是**的风格’怎么可能舒服

自己的动画产业没出息,优秀的新人得不到提拔,放出来的大制作题材老旧,除了传说,就是民间故事,Orz..这俩难道不是一个东西嘛?也不能说没新人,我重心不放在国漫上,也知道李子田,Ani7ime Studio,这些已经撑到出独立作品的有才华的年轻人,还能撑多久,令人担心,将来会不会为了谋生放弃原创去给人家当低廉技工,都很难讲。而我们的主流媒体在做什么呢,整天《福娃奥运漫游记》(后来还有一部惊世之作《雷锋的故事》),先是一举猛夺三金——金龙奖、金熊猫奖、金手指奖,又是年度最优——2007年度第三批优秀国产动画片,还有一个国际大奖呐——‘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作品奖。等等,这著名的国际动漫盛会自创始以来全部由我国的贵阳市承办,OMG,原来号称‘全亚洲最高水准的年度动漫赛事AACC’是经由共青团中央批准的,都这么开放了啊?

自己的动画产业没出息,讽刺别人倒挺在行。再讽刺日本acg行业不景气,不入欧洲文艺人的眼,不受只爱肌肉男的美国人民欢迎,人家的作品把大大小小的动漫奖拿了个遍,这可不是说日本文化厅的奖项!日本动画能被翻译成好几种语言在卖,美国校园图书馆里公然放着日本漫画(现在在Umich切实感受到了),而且有一大批人坚持做高质量的动画作品,估计加藤久仁生,山村浩二,这些名字主流国媒都鲜有所知。

韩国的动画产业亦在崛起,别以为人家只有电视剧,少棒子棒子的叫了。我们的邻国,大韩民国,已经是昂西动画节短片奖、长篇奖的座上客了。怎么,您不知道昂西动画节?别急,哪天我国动画人拿到了昂西动画节的奖,咱主流媒体肯定立马从昂西白痴飞跃为昂西专家,请耐心等待专家的解读吧

休闲时间浏览了一个俄国人用英文写的动漫博客Animatsiya in English。这位仁兄在日志上po过两部来自Moldavia(摩尔达维亚,罗马尼亚的一个省)Simpals studio制作的动画短片,叫做Gipsy(吉普赛人)。原本8min的计划由于金融危机影响,现在仅做出2min不到的内容,尽管如此,不难发现是非常棒的作品,很有点Pixar的调调。

那篇日志里讨论到很多acg不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为啥个人的、势单力薄组织的小制作反而比那些宣传声势浩大的大制作更加精良、有趣呢?他借用了一段别人的评语作为解释,咱这里就二次引用下:

The difference is that people are making this film with love, in contrast to the Russian analogues.
The problem with the upcoming Russian 3D films is that there is no love in them at all.
There is, instead, a constant desire to save money, to speed through, to rollback + an absolutely amateurish relationship with the work that one is making, both in the technical and in the moral sense.
The result of all this is a dull, unloved child.
His father didn’t make an effort, and his mother didn’t care.

个人以为此话也很合适于总结天朝acg现状,有钱有势的acg单位么有爱!尽出些恶心人的动画,还特爱标榜用了3D技术,好似这样就能比日本、欧洲的2D动画高出一头。反而把‘故事’这个动画最关键的灵魂给丢了。倒是一些学生动画虽然短小(像《Hello,年轻的中国动画人》中提及的作品),技术不够成熟,但非常可爱。贾拉索老师在AT(在此也哀悼下AT被封)还评过被人爱称为‘华人最牛原创动画短片’的《打,打个大西瓜》(《24》格也对作者‘饺克力’做了专访),我09年年初的时候看过,的确很优秀,倒不是里面的动画效果多么振奋人心,而是散发出的流畅且不羁的想象力令人激动。该片入围2009金龙奖最佳短片,最终败给《燕尾蝶》没能获奖,这个结果至少我是不以为然的,典型的重形式轻内容。如果主流尽是宣传这类动画,也无怪乎《喜洋洋与灰太狼》此等弱智片会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