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造人欧朵》作者:铃木Julietta;时间:2005

状态:六卷完结;推荐指数:7/10 [校园, SF]

本作被归类为少女漫画,个人则认为它是一部全年龄向的轻快日常剧。六卷全由短故事组成,出场人物亦随之不断积累。

主人公欧朵是由天才吉泽博士在 ‘没有什么崇高的志向的情况下,仅仅出于兴趣’(见第五卷58页)制造的一只年龄很轻(物理、心理的年龄)的人造人。为了解自己和人类有什么差异而进入高中读书,以学习的姿态和同校的少年少女们相处,展开方式颇为老套。欧朵既有不经人事的可爱一面,也有傻傻呆呆让人着急的时候。阅读时,读者或能找到同以幼稚型人物作中心展开的《四叶妹妹》的感觉。

欧朵因为表里如一、热心肠、外貌姣好等种种为纯真孩子所独具的优点,吸引到截然不同的许多人:普通女学生洋子、因为有特异能力而变得孤僻的大小姐白雪、外表很坏其实本性不错的男孩朝生、设定为自杀式炸弹的人造人克里斯,etc. 基本上铃木为欧朵和他人的每一段缘分都做了充足的说明,虽然篇幅不长,却足够读者理解其中的化学变化。加上人物的表情超有趣,普通桥段也得了不错的幽默加成。例如吉泽博士以爸爸自居,对她百般呵护、有求必应,甚至发出过如下易被疑是变态的爱的宣言

我!连欧朵身上的每一根螺丝都爱!

这句话是吉泽回斥同为机器人科学家、以制造完美的机器人为目标的奥文博士时说的。充分说明吉泽跟将机器人仅仅当做是制造者智力展示的奥文不同。他是以造女儿的心情造欧朵,以养女儿的心情在养欧朵——多么温馨感人!可变相的 ‘我连女儿身上的每一根毛发都爱’ 的发言从另一种角度讲极其糟糕啊:)

此系列的结尾非常匆忙,到了第六卷,故事里的人物关系就渐趋敷衍了事。例如大打苦情牌,写人造人像幼儿一样渴望获得制作者的亲子爱却不得时的绝望,还有对欧朵一见钟情的拉脱拉维士为追到欧朵开始说些 ‘人造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隔阂’ 之类的话,一下子灰暗起来和之前的故事气氛大不同,让读者产生 ‘反正快腰斩,索性用超展开搏一次吧’ 的感觉….

总体而言,本作在搞笑日常剧和对人造人进行严肃探讨的作品中间找到一个偏向日常化的平衡点:克里斯篇、奥文博士篇试图直接对人造人的身份困境和人与人制造的‘人’间的伦理进行讨论;校园篇则借助欧朵和人类的相处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从侧面切入人造人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问题。个人认为能做到这样的平衡并不容易,但另一方面本作也因此略失重心。

《人造人欧朵》在少女漫的主要话题 ‘爱情’ 上着墨不多,针对欧朵的多段追求均因为欧朵心理上还是小孩子而不了了之:) 铃木似乎有意为欧朵和朝生创造条件,但到结尾也没有给出明确的信号。倒是第四卷(白雪篇)的封面绘在人物造型上有意模仿《少女革命》(见上方插图),难道当时作者对故事的走向有别的想法? 🙂

相关评论:By ACG的冷门漫谈

 

02. 《叛逆思春期》作者:志村贵子;时间:1997

状态:七卷完结;推荐指数:6/10 [校园]

这部是志村贵子的出道作,“连载刚开始,我才二十三岁,连载结束,自己已经28岁了”,第七卷的卷首志村这样说道。第七卷的后记里,作者重翻了本作的前几卷,并进行吐槽:“一卷  僵硬….”, “二卷 原本应该是讨厌甜食的本田,居然吃着圣代之类的甜点,真是让我不禁仰天长叹”,“三卷 不,不过,独白还真是蛮多啊…开始有点习惯了”,“四卷 再度僵硬”,“五六卷 习惯、僵硬、全身痉挛、仰天长叹、再度习惯”,“七卷 就像是早上念着半夜写的信而羞红了脸,丢脸丢到家的程度就跟一个大碗公一样大”。

——大家不用把上述的这些吐槽看成是志村的自谦,这部作品真的是如她所说哦 🙂

志村的作品一向有节奏慢、情节散的毛病,我一直追看她的《放浪息子》和《青花》,因为出得慢,常常看到新更新的一话时,得去回想上一话的内容。散漫的问题在《叛逆思春期》中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明明是长篇作品(意在和短故事集区别开来),却时常冒出一话和一话没法衔接上的问题。还有重要的人物神隐的情况。例如个性有点问题但让读者感觉好酷的女孩近藤由佳,算是第二女主角吧,在最后一卷几乎没戏份?!开启主人公本田千晓烦恼的青春的千晓的爸,亦在好几卷中失踪,最后一卷他突然又冒出来,让读者感到讶异。

本作围绕着男主角本田了无生趣的高中生活展开。他不学无术、各种懒惰,完成高中都勉强,又不想当卖脸的偶像,不惜辜负母亲的辛劳;他自我中心、脾气阴晴圆缺,尽管有温柔耐性的一面,还是伤害到身边许多人;他对性有着模糊但强烈的憧憬,总想着找个人上床试试,机会来了却又缩头,希望对方是真心喜欢自己。么有才、么有钱、么有梦,有张受欢迎的脸却还不想用。主要的女性角色菊池奈奈子和近藤由佳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幸亏都是长相漂亮的人(志村的相貌至上主义?),好歹有点资本耍任性。借用志村本人的说法“这是一部只有少男少女因为心情郁闷而终日唠唠叨叨的漫画”,读者翻着也郁闷。里面一些毫不客气的发言确有触到人心的时候。细想片刻,本作其实反映出典型的迷茫、困顿的人生状态,包括人物莫名的淡出也是—— 一生当中,的确会跟许多人,甚至是某个阶段非常重要的人失掉联系。然而同样迷茫、困顿的流水账式叙述对于一部长篇作品是很大的伤害,显得缺少章法。众多支线角色像是给本田服务的棋子一样,用过即弃,导致很强的不完整感和之前所说衔接性差等问题。当做实验性的作品看比较好。

志村的画工在本作尚处在干净的阶段,远未达到现在优雅清爽的级别。人物塑造上,浪费大量有潜力角色的同时,主角的刻画也多停留在详细记录的程度上,远不如《放浪息子》和《青花》细腻。除非是志村贵子的粉丝,想要通读她的所有作品,这部漫画并不属于力荐行列。

相关评论:叛逆思春期评志村贵子与她的漫画情感世界上了志村当

 

03. 《蓝洞》作者:星野之宣;时间:1991

状态:三卷完结;推荐指数:8/10 [SF]

维基百科:蓝洞(Blue hole)是一种存在于海底的沉洞,又称为水下洞穴。世界的许多地方如伯利兹和巴哈马、红海一带等都有蓝洞。由于缺少水循环,海洋生物无法在其生活,但具科学研究价值,目前科学家在蓝洞底部发现了许多远古化石和一些动物的残骸。最有名的蓝洞应属中美洲的大蓝洞(Great Blue Hole),其形状为一个完美的圆形,直径超过了305米,深度达到123米。

实际中蓝洞是真实存在的,这部中短篇受此启发,用只三卷的容量讲述了一个甚是惊心动魄的宏大故事。想象力、剧情张力、人物描绘均属上乘。

漫画中的蓝洞比现实里的巨大许多,是连通现代和白垩纪的海洋隧道(通过两个世界海水盐分差别造成的压力差维持时空平衡,压制住两个世界大规模的物质交换),白垩纪世界又通过中空的海洋树和古生代相连接(通过两个世界巨大的大气压差维持时空平衡)。构思虽然简单,但能够自圆其说,巧妙非常,比起1990年发表的《侏罗纪公园》更有创意和内恰性。

故事从科考队在蓝洞附近海域发现疑似活化石的巨大海洋古生物从而注意到这个天然的时光隧道开始,聚集了一群性格鲜明的正反派,开始了拿过去和现在的地球做赌注的冒险。相当一部分剧情发生在众主角流落到白垩纪之后,每个角色的沉浮在这场荒蛮世界的幸存者游戏中迅速变化着,将不同人性间的对决推到巅峰。

与传统的英雄主导式不同,《蓝洞》是一部枭雄主导的故事,狂人查理.佛克博是推动剧情的核心。他卑鄙又大胆,是本作中 ‘野心’ 与 ‘莽撞’ 的代言人。先是攒夺同事的 ‘蓝洞是时空隧道’ 的研究成果,又大胆提出 ‘未来的生态会通过蓝洞影响过去的进化’ 的假说,取代同事成为科考的负责人,为一己功名,令整个科考队掉入白垩纪。随后他又提出 ‘将现代的污染送到白垩纪,然后封锁蓝洞,从而净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的计划,获得各国政府的支持,一时间人造蓝洞纷纷动工,佛克气势更加嚣张。这项没充分验证可行性便匆忙上马的人类利己主义的宏伟工程,很快因天文学家发现白垩纪的陨石大冲撞即将发生而嘎然而止,各国忙不迭堵上人造蓝洞,以降低大冲撞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佛克落入低谷,但很快又靠另一个大胆计划强势回归,他建议用核弹打断海洋树,让其成为活塞堵住天然蓝洞保全人类世界。谁料后来发现陨石不具有毁灭性,是他亲手造成了白垩纪的生物大灭绝。更糟糕的是他看似方便的愚蠢之举,没有考虑到两个世界的气压差别,给现代世界也带来相当的威胁。

星野之宣赋予佛克极为戏剧性的性格,他对自己的计划得意洋洋时会狂妄地大笑,发现自己干了蠢事还习惯性的硬撑;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同伴,遭女朋友背叛时又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真是个被宠坏的兔崽子,但能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的也非这混蛋莫属。尽管他的野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灾难,开始时却总能赢得许多颇有势力的受众,连他的反对者都为其魄力惊叹不已。通过佛克频频得势,星野之宣生动揭露出人类无法根除的自私和自大。佛克之外,星野之宣对其他恶人的描绘也甚是生动,例如代表 ‘残忍’ 和 ‘邪恶’ 的军伍长福德,还有为发表爆炸性新闻和生存不惜频频背叛他人、善用自己的身体做交易的茱莉。这些角色虽然可恶,却又生动鲜活,让读者又气又叹。与之相对,正派角色则贫乏许多,不仅比较没有荒野生存的能力,也没实施任何出奇不意的策略来阻止恶棍们,就连最勇猛的女主角也只是勉强活到最后。最后恶人食恶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愚蠢进行了无情的复仇,实在无法为正派加分。

虽然是让人一读就歇不住的好漫画,《蓝洞》中在人类社会全体的趋利性下,只有暴龙般残忍自私又短视的人才能掌控世界,正直、善良、有远见的人反倒无法与之对抗的内容,真叫读者难受——这样的话,人类岂不是只有去死了么? 🙂

相关评论:遥远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