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封面:象征派大师奥迪隆.雷东的《Orpheus》
01.中学生| 神前晓『放浪息子 ost2』2011
如明媚的早晨般清爽,叫人感受到初入中学的孩童雀跃的心。与志村贵子老师细腻干净的作品非常相称,是一支纯洁的提琴协奏。无论动画或原声集都是本人力荐的作品。
02.ハッピー東雲研究所| 野见佑二 『日常 ost1』2011
作为京都本年的大作,《日常》再度突破动画常规,备受喜爱追捧(本人的四月番一期棒),其中优秀的原声音乐功不可没:旋律动人,与画面的契合度也不是一般的高。这支宁静的小曲以提琴为主,加入短笛和打击,描绘的正是片中治愈无限的冬云一家。
03.舞踏会| 田中公平『三个火枪手』1987-1989
该动画属于NHK的世界名著系列,该系列称得上是全球质量最高的儿童向tv动画,配乐的规格一向很高(日本儿童很幸福)。田中公平是地位甚重的作曲家,享有日本音乐第一人的美誉。本曲是此次收录的第一支华尔兹,很宫廷,很路易,优雅不腻口。华尔兹是极富魔力的音乐,一奏响,幸福感就梦幻般的翩然而至,难怪是装点金色维也纳的第一曲种。
04.今日の5の2・春| 羽岡佳『今年的五年二班 音祭り~春夏秋冬~』2008
欢快可爱的拨弦乐,风格与01有点相似,但更调皮些。这张专辑亦是不可错过的休闲良品。羽冈佳为不少奇怪的动画写原声~包括今年的变研。
05.旅立ち| 宮川彬良『风之少女艾米丽』2007
与03一样,来自NHK世界名著系列。世界名著系列不乏(或许说很多更恰当)描绘性格坚强开朗的少女如何在逆境中成长的作品,风之少女艾米丽便是一例。宫川先生编写的原声很好的契合了少女的主题,多舒缓秀丽。而这首《出发》则是叫人振奋的一首,有少女长大,迈向命运新一页之感。
06.ワルターのワルツ| 村井秀清『艾莉森与莉莉亚』2008
动画改编自时雨泽惠一的轻小说,大名鼎鼎的《奇诺之旅》便出自他笔下。这部作品的幻想性不如奇诺那么高,但也让人倍感舒适——主人公们是正人君子,还有让人倍感亲切的好性格。因为故事发生在与欧洲风格相近的异国,所以原声也以弦乐为主,整体的质量很高,推荐收藏。此曲是本专辑中的第二支华尔兹,与03比起来,偏简朴,金闪闪的宫廷感没有了,但温馨程度有升高。
07.えれがんとっ| 虹音『迷糊软网社』2011
谁来给我科普下这片子?原声集的体验是既热血又少女的,恐怕动画也这样吧。虹音是新生代作曲家,参与过许多tv动画以及游戏的音乐制作,还为很多声优歌手写曲。本曲为法国宫廷音乐风格,小提琴主导,大提琴协奏,同时加入羽键琴烘托气氛~究竟是什么样的社团,用得上如此高级的音乐啊?
08.ネッサのワルツ | 鹿野草平『分形』2011
MS动画悲剧了~可怜的宽叔,从原声集我看得出来他是真得想把这片子做好。终于迎来专辑中第三首(也是最后一首)华尔兹了,与前两首的风格又有所不同,怎么讲,幽默感更高吧:) 虽然没有03的贵气,但又不像06那么稳重,提琴演奏方式不仅大量使用分弓突出顿挫感,还加上了拨弦进一步加强跳跃感。时长4min,为本辑中最长的一首,却绝不会让听者感觉漫长。
09.薔薇色のキャンパスライフ | 大島ミチル『四畳半神話大系』2010
除了喜欢、喜欢、喜欢,简直无法用别的词来形容。诸多作品已经证明大岛阿姨=高品质,2010年,《空之音》、《四叠半》两联发,均可列入2010原声前5。《四叠半》原声中的作品比较杂,这支喜气洋洋的《玫瑰色的校园生活》是我的最爱,每一个乐器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多么灿烂,多么愉悦,多么斯巴拉西!!(一些短片段让人联想到舒伯特的《鳟鱼》)
10.女子部のノクターン| 蓮実重臣『轻声密语』2009
一般说以女性角色为主的动画较多使用巴洛克风为主的弦乐,百合作品的音乐更是格外精巧,基本都能归入这个系列的风格;而以男性角色为主的少年动画则多使用剧场式的宏大交响(以后也会发布以交响为主的专辑)。作曲家蓮実重臣多为电影电视作曲,这是他唯一的动漫原声集。《轻声密语》是我喜爱的漫画,动画的处理比漫画还高一筹,既充满少女情怀,又幽默活泼,因为比较清水,也很适合不太接触百合题材的人观看。这支钢琴小品有点《少女的祈祷》的影子,和平、端庄又不乏趣味。
11.成す事として| 千住明『血色花园』2006
专辑中唯一一支忧伤的曲子,来自Gonzo的黑暗系作品《血色花园》,讲的是悲惨的命运和求生的渴望。小提琴凄婉,大提琴低沉,如穿过黑夜的河流,很有功力。对千住明来讲也算是他的上品了。
12.月の光 clair de lun| 德彪西 MONAKA『放浪息子 ost1』2011
例行惯例,以舒缓的钢琴独奏结束整张专辑。《月光》是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最出色的作品之一,相较绘画中的印象派,其实跟绘画中的象征派更为接近——旋律飘忽不定,充满朦胧的幻想。本曲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并列描写月光的最佳曲目,二者的风格相差甚远,感兴趣的可以分别体验下。
试听09,11,12
4 comments
kaikai says:
Apr 29, 2012
女子部のノクターン| 蓮実重臣『轻声密语』2009
听这首钢琴作品,个人感觉最大的乐趣在于比较钢琴版与歌唱版在处理上的不同,歌唱版本来就很幽默,大概是为了对应剧情上的幽默(一个除了女性相互倾慕却不做任何实际事情的社团会被学校认可吗?)。一方面,歌唱版中连续几个音阶相同的音(也是重音强调的地方),在钢琴版里是用轻巧的波状装饰音实现的,另一方面,右手旋律始终略微游离在左手伴奏之外,很有点想脱离管束的意思。所以说,MJMK评价的“和平、端庄又不乏趣味”,我觉得似乎是“平和、趣味,摆出一付端庄的表象,真正的心思却飘忽不定”。
哈,因为这些,所以感觉是不错的作品,仅供参考。
mjmk says:
Apr 29, 2012
“另一方面,右手旋律始终略微游离在左手伴奏之外,很有点想脱离管束的意思。”说的太好了
歌唱版的确很幽默,有种少女的顽皮在里面XD
kaikai says:
May 1, 2012
中学生| 神前晓『放浪息子 ost2』2011
很粗略地看过这部动画,无论剧情、画面还是音乐都象是一种淡淡的、非常淡的、略带苦味的茶。这首曲子引起我关注的地方,是那经常长长一段时间几乎都不变化的和弦,不过只要和弦变了的话,和弦的律动也就一定会随着变化。数了一下,短短的时间里律动变化了六次。在旋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氛围是靠和弦的律动来创造出来的。
ハッピー東雲研究所| 野见佑二 『日常 ost1』
如果不看标题,我会以为是曼托凡尼的作品。飘逸的弦乐+轻盈的铃声+后来突出的木管,如果弦乐层次错落感再强烈一些,就完全是曼托凡尼了。可惜短了点,如果真是曼托凡尼的话,一定会有第二段主题出现且发展下去的。
舞踏会| 田中公平『三个火枪手』
画面感极强的作品,舞踏会应该就是舞会的意思吧。用弦乐营造整体感(远景),用木管来突出局部(近景),我没有看过动画原作,如果是先有音乐再配画面,并且画面果然是舞会的话,那么我想配成这个样子:
1、前奏(弦乐部分),推门而入,或者是将镜头对准乐队;
2、前奏结束的时候(是双簧管和短笛的合奏吗?请MJMK验证),先是长裙局部然后镜头焦点后移,拉远到整体;
3、圆舞曲主题A(弦乐部分,小提琴组主旋律,大提琴伴奏,旋律重复两次),整体舞蹈场面,不过临近结束的时候,镜头应该表现某绅士邀请某女士的画面(照顾后面的画面);
4、圆舞曲主题A的重复(弦乐部分,小提琴组主旋律,大提琴低音部旋律,伴奏好象交给倍大提琴了,旋律重复两次。请MJMK验证),的确,是有人按耐不住,本来在旁边打节拍的,现在也新加入到舞蹈中去了;
5、主题B出现,木管乐近景,当然是把镜头给中心人物女主角,甚至可以来一些幸福的表情特写,短暂弦乐部分可以把镜头给男主角;
6、主题A再次出现,画面回到宏观群舞,不过这次周围多了很多赞美声,竖琴响起的时候可以把镜头切到演奏者近景,呵呵;
今日の5の2?春| 羽岡佳『今年的五年二班 音祭り~春夏秋冬~』
听上去似乎不比著名的“拨弦波尔卡”要差多少,如果不是拨弦的话,俏皮的感觉肯定就会差很多。所以说,许多时候乐器的特性决定了乐曲的发展。
旅立ち| 宮川彬良『风之少女艾米丽』
如果这段音乐出现在舞剧里,多半是用来昭示某重要人物的到来,将有新的事情发生,给予听众一种期待感。与MJMK写的“迈向命运新一页”是很契合的。
ネッサのワルツ | 鹿野草平『分形』
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和我的专业很有关联度,所以也想什么时候看一下。MJMK说其中“分弓突出顿挫感”,所谓分弓,是指演奏音符后改变运弓方向,我对小提琴的表现手法很不熟悉,如果不是别人提醒,自己也不会注意到分弓的应用,这方面以后要多关注,多学习。
女子部のノクターン| 蓮実重臣『轻声密语』
听这首钢琴作品,个人感觉最大的乐趣在于比较钢琴版与歌唱版在处理上的不同,歌唱版本来就很幽默,大概是为了对应剧情上的幽默(一个除了女性相互倾慕却不做任何实际事情的社团会被学校认可吗?)。一方面,歌唱版中的一段较长延续的音符,在钢琴版里是用轻巧的波状装饰音实现的,另一方面,右手旋律始终略微游离在左手伴奏之外,很有点想脱离管束的意思。所以说,MJMK评价的“和平、端庄又不乏趣味”,我觉得似乎是“平和、趣味,摆出一付端庄的表象,真正的心思却飘忽不定”。
成す事として| 千住明『血色花园』2006
怀着沉重的心情行进中。
薔薇色のキャンパスライフ | 大島ミチル『四畳半神話大系』
MJMK说“一些短片段让人联想到舒伯特的《鳟鱼》”,所以我把两首作品对比听了下,发现不是短片段相似,而是开始的时候全曲的调的走向非常相似。都是开始时将乐句重复两次,接着,下一段的发展,都是由主和弦向属和弦发展。通俗地说,是由“So-Do-Mi”往“Ti-Re-So”转。
mjmk says:
May 2, 2012
Kaikai君评论得好细致,大感动中!(以下序号为曲目序号)
1. 通过改变和弦带动气氛在卡农曲里也是经常用到呢
2. 之前没听过曼托凡尼的音乐,多谢介绍和推荐。
3. 舞踏会确实是舞会,我也不太清楚动画中的具体画面是怎样,Kaikai君想象的画面很华丽啦,很有音乐厅拍摄的感觉。我脑中的画面更像是印象画派镜头——舞裙如波浪般滚动的场景。前奏结尾,我听出来了双簧管,但另一个感觉不是笛子,更像是单双簧管的演奏。
4. 给的评价好高!我倒是觉得主旋律不错,但是中间的过渡部分有点弱掉。
5. 嘛,因为很有交响的风格,所以顿时场景大气了许多。
9. 感谢kaikai更正,当时写完并没有去查证鳟鱼的旋律,只是凭印象写了两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