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滴水》1965,4min
穿红衣的海上鲁滨逊在江流的入海口讨淡水喝的故事。直到片子结束前,观众还会给予主人公12分的同情,海水苦啊,主人公对哪怕一滴淡水的强烈渴求也是常人必然的生理需要,要谁都会那么歇斯底里的。然而,最后来了个峰回路转,主人公就处在淡水区,却把自己逼上了渴死的绝路。回顾他不要命的吞海水 (自以为),然后吐到虚脱的情节,才让人明了,本片是醉翁之意不在水。
6.《展览会上的画》1966,33min
该短片在67年拿了不少日本国内的奖项,但我觉得就想象力而言不如之前的几部。从形式讲,很可能是模仿迪斯尼的《幻想曲》,管弦乐队现场演奏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画》, 然后从展览上的肖像画延伸出某一类人的故事:爱炒作的记者,完美主义的人工园林家,整容医生,垮掉的一代,傲慢的拳王,大工厂主。其中有些故事采用军事化色彩的夸张手法,表现出一种机械感,跟卓别林的表演也有相通之处,让我联想到苏联的部分动画作品(希望以后有时间能谈谈那些动画)。
7.《创世纪》1968,4min
这片要是在海斯法典时期的美国,一定会以戏虐宗教的名义被禁止播放。手冢将《圣 经》中先创男人再创女人的说法颠倒了过来,但人性的灾难(战争等)依旧,最终上帝来了次大惩罚,并决定下次先造男人。从构思上讲,是很有趣的,但我并不赞 成片中对女性的露骨贬低(不露骨我也不赞成),比方说‘女性因为贪婪不断榨取男性’这样的台词未免让人感到强烈的不那么善意的大男子主义。当然手塚老师是故意以此来回讽性别偏见的思想也说不定,如果是意在倡导‘人类的悲剧不应归咎于某一个性别的群体’,我会赞同。
8.《跳》1984,6min
第6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GRANDPRIX.UNESCO奖(84);国际动画电影节银奖(85)
新意主要是采用了第一视觉的拍摄手法,不免让我想到曾经评论的一款跑酷游戏《镜之边缘》, 如果是现在的技术手段,《跳》也许会拍出《镜》的那种效果吧。主人公越跳越高,穿越了屋前的小路,广袤的森林,后来以致整片的大海,还有地狱,最后她/他 又回到了小路上。影片的最后阶段又牵扯出了战争和其他象征性事物,我觉得每一部短片都涉及这类内容,没那个必要,手塚老师,您太悲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