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自觉是个好心评论者,对即便不算喜爱的作品,也能放下直观感受,全方位发掘好处,尽量把观点包装的大众化一些,用长篇美言来中和几句腹黑讽刺。但本次向大家推荐《Buffon’s Love Story》,则完全没有为了论述辩证、为了显得厚道、为了不伤作者感情而写的内容,对我来说,这是一部让赞叹仅为赞美而发出的作品,一部不因为大胆、不因为技巧、不因为弄潮,只因为天才而俘获悸动的作品。
片中流畅的变形,眼睛化成茧,藤蔓开出花,蕊变为鸟,鸟幻为小丑等等等等,自然是好的不用提,但这些尚属技术层面,我见过太多技术精湛却如同空壳的动画(往往被逼迫只好从技术角度去夸奖),就像功夫高超的画匠临摹纸钞以假乱真,除了干巴巴的贺喜‘足以去当一台低效率的印钞机’,还能说什么?《Buffon’s Love Story》抓住我的不是这些小把戏,而是更本质的,存在于细节中的,真正的艺术家才具备的,对美的敏锐:当小丑如恋巢的鸟,深情闭上眼,用额头爱抚即将诞生爱侣的花蕾(anyway,是近似于花骨朵的东西),那份沉浸其中的投入叫最迟钝的人也怦然心动;他牵她双手时注视中的欣喜,她抛离秋千下落时的满足与自得,何等真切而唯美,叫人仿佛可以直视角色的灵魂,然后默叹this is it, this is it….与复录壮阔景色,几近暴力地冲击人类视觉,从而唤起突如其来的情感奔泻不同~《Buffon’s Love Story》需要的是非同一般的敏感和绝对灵性的表达,是无法通过学习构图,学习配色,学习节奏,学习流派而获得的天赋。
《Buffon’s Love Story》讲的是非常悲伤的故事,却几乎没使用阴郁色调,温暖的花,油彩般绚烂如入天堂的云,甚至闪着荧光的水母也丝毫不带寒意,纯净、梦幻如乐天派的《幻想曲》,不,更像翻越云海的《彼得潘》,纵有花精仙子也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一般。当她的亲吻带走了他的大红鼻子,当眼睛终于有了神采,爱人却已逝作泪滴~哦,Serenade,you break my heart….
《Buffon’s Love Story》的作者是北影今年毕业的学生巨然,这部作品是我近两年内看到的最棒的短片之一。之前在博客里介绍过许多动画作品(包括短片),它们当然也都不错,但正如开头所讲,画面美叫做好,技术炫叫做好,幽默叫做好,有个鬼马点子叫做好,立意深刻叫做好,风格独特,额,或许也能叫做好。可真正的艺术,不会只流于表面跟形式,去挑逗观众一时的新鲜刺激,赢短暂的追捧。富于巧思,技术过硬的动画人们,扩展了动画的边界,充实了动画领域的内容;但只有富于艺术特质的动画人,才会带来触及心灵深处并与之共振的作品,让你第一眼遇见,便钟情——巨然和她的《Buffon’s Love Story》当然在这之列。
相关文章:AT对巨然的采访
2 comments
Rabbikun says:
May 3, 2012
找来了《迷墙》和这部来看。前者不置评论。
这部作品前半部分的确完美。契合舒伯特小夜曲的节奏的画面变化相当细腻,的确彰显了一份“艺术家的敏锐”。
不过后半部分进入水中开始似乎变得有点敷衍,不仅节奏感变弱,前半部分中流畅的变形技巧也被取代。譬如女性小丑消失的场景用了一个简单地渐隐,而此处完全可以参照《迷墙》开头的一幕处理。
不过虽然有瑕疵,能看到越来越多如此素质的国产动画还是令人欣慰的,国产动画如果能在艺术性短片方面有所突破,也算是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来。
mjmk says:
May 3, 2012
我是10年毕设季快结束的时候写的这篇文章。每年毕设季的时候,AT就会有发布大量的学生作品以及作者访谈。在这许多学生作品中,艺术性上能和这部匹敌的非常非常少(其实我想说在我所看的范围内没有)。我个人认为这支短片不代表国产动画的素质,只是反映了作者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