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理解手塚治虫的《大都会/ Metropolis》,便把启发他创作的德国电影《大都会》看了一遍。首次看默片的感觉并不怎么样。本来想把电影、漫画、动画电影合起来写一篇文章,但考虑到工作量太大,最终还是决定拆开写。

弗里兹.朗(Fritz Lang)是知名的导演,犹太人,他于1927年指导的《Metropolis》是一部相当长的音乐默片(慕尼黑电影博物馆修复版),共157min。与其说是科幻电影,倒不如宗教电影更加恰当。故事发生在一个高度机械化的城市,它的设计者(主人)Johhan Fredersen 为避免城市不被洪水淹没,在科学家Rudolf Klein-Rogge的协助下,开发了极为庞大的机械系统,需要工人们竭尽心力的维持运作。

底层工人自然对这种悲惨生活极为不满。他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排队进入工厂,再迈着更加沉重的脚步离开,回到位于城市最低端的住所。维持他们甘心于这暗淡无光的日子的是每晚的布道活动。布教人是Maria,她主张工人们保持忍耐,因为光明的日子终有一刻会到来。她引用圣经的故事——巴别塔。在她看来大都市是张扬人类之伟大的杰作,是智慧的城市之主呕心沥血的结晶,现在令人不安的状况是由于设计者和工人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设计者的崇高目标不为工人理解,而工人的疾苦也没有传达为设计者所知。但当上帝派与的调节者来到,他们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电影中调节者是由男主角——Freder Fredersen——设计者的儿子,Maria的情人担任的。

Maria布道中的这句是全片的核心‘The mediator between head and hands must be heart’,即宣扬通过和平的调节手段来缓和阶级矛盾,平缓的推动社会发展,而非通过暴力的形式。
那个时期的德国,希特勒领导的德国工人党已经建立了不小的名声。1923年他发动了啤酒馆暴动,开始引起柏林注意,党内反犹反共的思想也基本完成。当时的慕尼黑,经常有团体发表反犹演讲,在不间断的集会中积累人气。到1927年,纳粹后来的许多重要人物也都开始了他们在希特勒身边或者军队中的职业生涯。魏玛共和国政府一方面支持那些凭战争发大财的大资本家(其中很多是德国犹太人),一方面对战胜国的不平等条约越来越无法容忍。希特勒演讲中的复兴国 家,惩罚贪婪的犹太人等民族主义的激烈言辞,收效显著。听众不时打断演讲鼓掌欢呼,‘打死他们(犹太人),吊死他们’的呼声充斥着每一次的集会。总之,就是这么一段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

想必,身为犹太人的弗朗兹对此很是不安,于是他在Metropolis中安插了Rudolf这样的反面角色。由于爱的女人被Johhan抢走,又在产下Freder之后死去,Rodolf一直在寻求机会摧毁都市以复仇。他利用Johhan担心底层在密谋策反的心理,造出一个和Maria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内部全是金属,通过三维扫描仿真技术覆上去一层皮)。表面上机器Maria是Johhan的间谍,其实是Rudolf的发声筒。它跳艳舞迷惑都市的上层男性,让他们互相争斗,又以Maria的身份布道(真Maria被囚禁),号召工人反抗,砸毁支配他们生活的机器。‘Where are those fresh from?’‘Us!’诸如此类的精简口号,很快获得群众的回应。

在电影中,导演使用了mob(暴徒)一词来形容奋起的工人。他们砸毁机器的后果是无法控制的洪水。多亏了逃出囚牢的Maria和Freder的帮助,底层的妇女儿童们得以获救。听闻洪水淹没居所的工人们旋即将愤怒转向发布号令的机器Maria,纷纷叫喊‘Stake the Witch!’ 机器Maria被施以古老的刑罚,当它露出机器的内部,人们才得以相信这次起义不过是场骗局。最终在Freder的协调下,工人与设计者形成了和平共识。

考虑到导演的身份和当时的社会气氛,这部电影明显有所指。他将矛盾简单的推卸为‘缺乏沟通’,把民族主义激进人士刻画成‘出于私心蛊惑大众的阴谋家’,把解决方法天真的想象成‘培养一个调节人’。这些简单的类比,我实在无法苟同。对影片反映的群体事件,我则难以表达确定的看法。历史对这类事件的评价往往以胜方的口径作基准,这不免埋没参与事件的个体情况,然而每位参与者的个体因素会有诸多不同,难以形成合适的衡量指标。但我和导演一样,反对蓄意煽动仇恨的行为,尤其在家乡前不久经历了令人震惊的暴动事件后。

放下我对电影内容的思考,说说第一次看默片的感受吧。因为没有人的语言,所以演员的表情+动作都非常夸张,化妆效果就像在戏院第一排看舞台剧演 员,面部森白的可怕。道具非常宏大,很有气势,据说是当时耗资最惊人的影片。音乐的使用当然是默剧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我看的版本是修复过的,有一整个交响乐团参加演出,颇有瓦格纳式的交响派歌剧的精神。我不太适合长时间观看表情过分激烈的演出,会由开始的好奇转而为看小丑表演的冷淡,时间再久一点就厌烦 了。所以我分了三个时间段,才看完这部影片。

饰演真假Maria的Brigitte Helm是一名很有实力的女演员,在电影中将Maria圣母般的庄重和机器Maria的妖媚均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因不满纳粹,移居去了瑞士。个人不太喜欢她的长相——二战影片中德国女性的典型长相——长成这样,一定不会被怀疑为犹太人。饰演男主角的Gustav Fröhlich让我无法容忍,不仅仅因为这个角色本身异常单薄,更因为他糟糕的表演。这个长得像雕塑一般的男人,喜欢和其他演员靠的非常近来演对手戏。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他都会贴近到马上可以接吻的程度。该演员有过一位非常有名的未婚妻,捷克女演员Lida Baarova,她与第三帝国的一号、三号人物都有密切的关联。希特勒觉得她长的像自己的表妹兼情人Angela Raubal,与她建立情人关系的则是纳粹的宣传部长戈贝尔(Josef Goebbels)。戈贝尔是妻管严,为了和巴洛瓦在一起,他哭泣着请求希特勒准许他离婚,但遭到拒绝。巴洛瓦因此不仅被盖世太保列入黑名单,在战区国家也受到排挤,不过她活了很久(至少到2004年,她仍然健在),是个非常美丽的女性。大醋坛子—弗勒里希后来也移居去了瑞士。

仅仅从故事安排出发,本片很有创意,尽管卓别林(Charlie Chaplin)也以过度工业化和纳粹独裁为题创造过很多作品,但是机器人参与阴谋,《大都市》绝对为首创。影片中多次出现宗教元素,譬如犹太教的六芒星。不论你是否赞同影片的态度,有一点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会赞同:信仰果然是威力无穷的。

相关:方墨动画评by风声